“昆侖玉”是比較大型的玉礦。很多學(xué)者不承認(rèn)這個叫法,認(rèn)為不科學(xué)。從科學(xué)上講,應(yīng)該叫透閃石,或陽起石。但這些名稱對一般百姓來說,聽著比較古怪,也沒必要記住。昆侖玉出產(chǎn)在昆侖山脈主峰進入青海的地區(qū),所以它又被稱為“昆侖玉”。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里鑲的玉都是昆侖玉。和田玉和昆侖玉比較起來,相對來說是比較“靈”的。靈,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術(shù)語。靈,機靈,引申為通透。我們說一個人很機靈 那么 昆侖玉相對來說是比較靈的,它以山料為主,少有籽料。它的特點,第一是儲藏量大,材料多;第二是體量大,能開采出大材料;第三是色澤相對比較均勻。為什么要拿昆侖玉來制作北京奧運會的獎牌呢?就是因為它的這三個特點,材料多,用多少都有。最重要的是獎牌的品質(zhì)能保證一樣。 關(guān)于玉的書籍只有四部 關(guān)于玉的書,歷史上出版的并不多。雖然玉文化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但我們對玉的研究卻非常弱。從宋代到清代,配有圖的關(guān)于玉的書,大概只有四部。 第一部是北宋年間出版的呂大臨的《考古圖》。它共有十卷,其中有一卷專門談玉器。這一卷里的玉器是誰的收藏呢?宋代畫家李公麟。 第二部是元代至正元年的《古玉圖》,原來是個手卷,到了明代以后被刊印成書。手卷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極特殊的裝裱方式,也是一種欣賞字畫的方式 乾隆四十四年出版過這樣一部書 我們知道,盛世一定要修典,乾隆時期編纂的最重要的典籍就是《四庫全書》。當(dāng)時《四庫全書》的總編纂是紀(jì)曉嵐,他也看到這部書了。但紀(jì)曉嵐多牛啊,翻了三頁,就把這書給扔出來了,定為偽作,書里的玉器都是假的。這《古玉圖譜》就未能被收入《四庫全書》。 那么,乾隆年間就被宣布為偽作的書,到了民國以后又被人重新刊行了,為什么呢?因為圖多。當(dāng)時大家也分不清楚真假,出版商為了蠅頭小利把它出版了。不僅重新出版,還配了彩圖 第四部書非常重要,叫《古玉圖考》 結(jié)果吳大考證出來了,這種玉器不叫頭 但有一個現(xiàn)象是善良的吳大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