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關中是西漢王朝京城所在地 ,西漢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關中咸陽塬上和西安市東郊,西漢王朝眾多的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死后
,也陪葬在帝陵陵園及其附近
,雖然西漢帝陵迄今尚未發(fā)掘,但近60年來
,在漢長安城遺址
、漢帝陵禮制建筑遺址(主要是陵廟遺址),部分皇親國戚等高級貴族墓葬中
,相繼出土了許多國寶級的漢代玉器
,使我們有幸目睹西漢帝王皇室用玉的風貌。

1 、皇后之璽
《漢官舊儀》稱漢代“皇帝六璽 ,皆白玉螭虎鈕”,“皇后玉璽文與帝同”
,帝
、后璽均是漢代最高權力的憑證
。其中,皇后之璽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
皇后之璽與1968年咸陽市北原韓家灣狼家溝出土 。羊脂白玉,滋潤瑩秀
。玉質(zhì)堅硬致密
,純凈無瑕,無沁
。璽鈕為高浮雕匍匐回首狀之螭虎
,形象兇猛。璽面鐫刻陰文篆書“皇后之璽”四字
,字體結構嚴謹大方
。
玉璽玉質(zhì)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動,璽文字體之規(guī)整大氣
,雕琢技法之嫻熟,都是罕見的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屎笾t是禮玉中的瑞玉,是皇后權利身份的標志,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漢代唯一的皇后用璽,屬陜西出土的國寶級漢代玉器文物珍品。
2、玉圭
玉圭是漢代最常見的禮玉,多光素無紋,少數(shù)琢有花紋的玉璧改制。常在祭祀時使用,并不是承擔象征身份的瑞玉。其中琢紋大玉圭現(xiàn)藏咸陽市博物館。于1970年咸陽市渭城龔家灣村咸陽地區(qū)機磚廠漢墓出土。
此玉圭青灰色,片狀,尖首長方狀,底部欠平齊,亦未拋光,一面琢有花紋,是由大型復合紋玉璧切割而成;另面磨光 ,正面外區(qū)是雙身獸面紋
,第二區(qū)內(nèi)外緣均有一圈絢紋
,其內(nèi)有浮雕的谷紋,第三區(qū)紋飾尚難推斷
。

3 、玉璧
漢代玉璧數(shù)量最多,形態(tài)各異 ,寓意豐富
,功能多樣,有祭祀用玉
、象征身份的瑞玉
、建筑裝飾用玉、人體裝飾用玉
、喪葬用玉
,或用于喪車、棺飾
、殮尸等
。雙身獸面紋云紋玉璧現(xiàn)藏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棗園南嶺西漢早期墓M1出土
。
雙身獸面紋云紋玉璧是青玉所制,表面呈淡青色。形制規(guī)整,璧面雕琢出桃形卷云紋72個,四大四小8個動物形象。此件玉璧玉質(zhì)上乘,工藝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此璧構思奇特,紋樣結構復雜,主題突出,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漢代形體最大的琢紋玉璧。
4、玉劍具
《漢官儀》曾記載漢代皇帝曾佩七尺斬蛇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稌x書·輿服志))也記載:“漢制,白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劍”
。漢代玉具劍是天子乃至百官身份的象征
,玉具劍中的玉具有玉劍首,玉劍鐔
,玉劍璏
,玉劍摽四個部分組成
。

5、陳設器
這些圓雕藝術品首次以純藝術的面貌出現(xiàn),造型打破了對稱模式,脫離了先秦時期程式化的藩籬。而獅形帶翼玉辟邪的出現(xiàn),可以明顯看出受到西亞文化的影響。這些玉質(zhì)圓雕藝術作品,總體特征是氣魄宏大,生動傳神
,寓意深刻,是漢代藝術品中的代表作
。
6、葬玉
漢代葬玉有九竅玉塞,殮尸玉、玉衣
、漆木棺上鑲玉、玉枕
、玉握
、玉冥錢等。其用意在于防止尸體精氣外泄
,或為尸體不休
,或寓意靈魂升天
,或寓意在陰間擁有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