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玉雖有美質(zhì)
,在于石間,不值良工雕琢黃口料的重量不一
,因為其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自然條件內(nèi)外力作用不一,會逐漸形成大小不一的塊狀山料,塊度大的山料就有上百公斤,塊度小的則只有幾公斤。黃口料除了包括山料,還包括籽料,它的數(shù)量有限,相對于山料來說就比較少了,而且塊度也非常小。……查看詳情 發(fā)布時間:2018年10月18日岫巖玉玉石顏色豐富多樣,岫巖白玉的“白色”指的是以白色為主
,因為岫巖玉中的透閃石含量不及和田白玉,岫巖白玉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還是挺多的,這些微量元素導(dǎo)致岫巖白玉中經(jīng)常摻雜著其他顏色。我們在玉石市場上很難看見真正純白色的岫巖玉。……查看詳情 發(fā)布時間:2018年09月04日2003年
,國家和田玉標(biāo)準(zhǔn)(俗稱國標(biāo))出臺,其按照和田玉的顏色和質(zhì)地來劃分,具體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紅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無玻璃光
谷紋是戰(zhàn)國時期最流行的紋飾之一,由于谷紋制作難度較大
,所以它裝飾的玉器往往比較精致,觀賞價值很高。由谷粒派生出來的紋飾中,有一種稱為“蝌蚪紋”,就是在谷粒邊緣上琢出一道弧線,形似蝌蚪的尾巴,所以稱“蝌蚪紋”。……查看詳情 發(fā)布時間:2018年07月21日良渚文化玉器紋飾以其精美細(xì)致工整而聞名中外
,其玉器紋飾線條有的細(xì)如發(fā)絲,,組成的個體僅比黃豆稍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坛龅镍B眼睛,有的小如圓珠筆的滾珠中國廣西的賞石文化歷史悠長
玉豬龍在紅山文化中多有發(fā)現(xiàn)
中華第一龍的龍文化起源于何時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