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面相學一說 對于翡翠佛像雕刻,每個雕刻者都有自己風格和表達形式 在廣東揭陽的玉雕名家林秋平是位對人物五官把握極其精準的"大內高手" 翡翠玉雕大師林秋平憑借精湛雕刻技藝為翡翠佛像“ 開臉” 眉毛是林秋平對"開臉"的最為看重的部位 "眉毛往上或往下,眉宇之間的寬與窄表達一個人的氣質、性格與神態(tài)都不同。"林秋平說道。他舉了一個例子,眉毛太窄就會感覺比較憂慮,心胸狹窄,人一自我就顯得有“浮氣”,而而佛像要體現(xiàn)的是一種清凈無礙、從容清和的感覺,甚至是"無我"的狀態(tài),這些都需要根據(jù)作品人物來做調節(jié)。 “同樣對于眼睛的刻劃更為重要,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所以雕刻觀音佛像的眼神顯得更有難度,因為佛的精神境界不同于我們凡人,佛像眼球的飽滿程度、眼線的弧度及長度都能直接影響佛像的氣質和神態(tài)。"林秋平如是說,除此之外鼻子也是面部造型的重要部位 在佛像的造型中,五官是相互聯(lián)系和映襯的。嘴型及脖子的變化仍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而要這些呈現(xiàn)的效果,需要建立在扎實的技藝功底乃至對材料的理解上。 林秋平對佛像的專研和投入在水晶上尤為突顯,在水晶中以掛件的形式在業(yè)內是極為少見,水晶的空靈、澄澈,在林秋平看來雕刻佛像最為切合。而他的作品莊嚴而慈悲、高貴而不失清新,被業(yè)界及藏家人所認可和贊譽。 名家簡介:林秋平 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1974年生于揭陽,少好書畫,得知名書畫家黃慧杰老師指導,1997畢業(yè)于廣東省陶瓷學校陶瓷雕塑美術專業(yè)。后拜林潮明大師為師;并先后得到張炳光、丁惠超、黃鴻和宋世義諸大師指導。 現(xiàn)為亞洲玉雕大師;國家高級/一級技師;揭陽市工藝美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