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文,吉林長春人,雕塑藝術家,中國雕塑協(xié)會會員,云南玉雕大師。2005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其雕塑作品《道德鼻祖·舜帝》被中國美術館永久珍藏。2007年特約參加“第十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享有“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2008年開始從事學習玉雕翡翠工作,作品風格大膽獨特,題材新穎,把握時代脈搏,其作品在國內多次獲得玉雕賽事獎項。
2013年來到瑞麗成立劉安文玉雕工作室。

劉安文
“藝術歸根到底是做感情的東西,如果沒有給他一個高的定位,億萬年形成的翡翠
,僅定位為普通的平安扣,回饋給你的價格自然很低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1歲的劉安文如是說。
劉安文作品·鞋兒破
剛進劉安文的工作室里,擺著一個頭部的骨骼模型
,這是他給在學員們講授人像構圖與佛的關系,從事多年的人物塑形工作
,劉安文對人物體態(tài)的形體把握
,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理解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

諸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的人物塑形,還是各類博物館的蠟像雕刻
,都有劉安文的工作過的身影,他的空間構圖能力被很多同行稱贊
,他能根據(jù)一張側面的照片復原人物正面立體的造型
。而他對佛像雕刻有著獨特的理解,“佛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
,你必須要明白與人之間的關系”
,劉安文話雖簡短,卻意味深長。

劉安文
來到劉安文這里來學藝的人不少,但對于徒弟她有著自己的準則。雕刻是一門嚴肅的事情,遇到不少學員學了一點皮毛就出師,還尚欠火候的學員,雖然徒弟在外報自己的名號,但劉安文卻打心里不認。

劉安文正在雕刻
不少珠寶學院慕名而來,希望劉安文能帶上幾個學員,礙于各種情面他最后答應,不過他有一個條件
,家庭太富有的學員他一律不要,專挑家庭經濟比較困想學藝學員
,因為在他們身上能找到求知識的欲望……

劉安文作品·遠去的纖夫
雖然已61歲,劉安文每天卻精神飽滿,每周他都會額外安排學員進行各種指導和學習
,講授知識
,時間表被他排得滿滿的。每天都充滿了新的課題
,而學員們總是干勁十足
,他的工作室時刻充滿著活力。盡管有些忙碌
,但劉安文每天都會花時間去陪他的小外孫
,朋友圈也常常會秀起爺孫倆的搞怪表情,快樂不斷
。
“藝術歸根到底,就是做情感的東西,我們雕刻也是如此
,敢于去表達
,去突破”劉安文在剛到云南邊境小城瑞麗,在當?shù)亟佑|到中國遠征軍的相關歷史
,覺得故事很感人
,于是決定用玉雕去創(chuàng)作這樣題材的作品,以此紀念這段歷史
,他用了一批極其差的料子
,創(chuàng)作了《遠征軍》系列作品。

中國遠征軍系列
而他創(chuàng)作之初這個想法就曾遭到很多玉雕人的勸阻,但在劉安文看來
,除了賺錢和衣食住行以外
,作為今天的玉雕人,至少得對社會有點責任
。他的這套作品在展出期間受到了廣泛關注
,尤其是很多遠征軍后人致敬和稱贊。

劉安文
大多藝術家都是性情中人,劉安文也不例外
,敢做敢想,觀點鮮明
。對于雕刻更是有自己的多年悟出的心得
。就難材料來說他這樣說到:“在快速機械化的今天,一天
,就可以把材料打得千瘡百孔,所以我們要慢下來
,對這“位”石頭要有恭敬心敬畏心
,因為它比我們“年長”上億年,它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精靈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弊肿种榄^的話語中,流露的也是劉安文對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
。
一塊玉石的形成需要億萬年,而人類一刀下去卻只要幾秒,根本沒有回頭的余地……
用真情雕刻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