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雕插屏作為一種器物
,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文從玉雕插屏的材質及裝飾入手
,試分析其體現的滿族審美文化的本質
,以深化人們對玉雕插屏中蘊含的民族審美意識文化性的理解。
一
、清代玉雕插屏的材質與裝飾
1、材質特征
清代玉器是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
,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尺寸較大
,用料廣泛,有和田玉
、岫玉,獨山玉
,青金石等①
。清代玉雕插屏利用玉石堅實的硬度、密度和透光性共同體現了材料自身剛性的美感。其細膩溫潤的色澤又體現了柔性的美感,所以是剛柔相濟的美感復合。
清代玉雕插屏的用材有通體使用玉石和由木材配合襯托玉雕主題兩種類型
。其中通體使用玉石雕制的插屏多采用白玉與碧玉相配合,如圖1所示玉雕插屏為清代中期的藏品,白玉屏板,青玉底座,玉質瑩潤細潔、色彩溫和。白玉與碧玉的材質特征相近,都具有明凈溫婉的特點,二者色彩上的差異又打破了單一材質的沉悶感與單調感,使插屏整體具有更為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協(xié)調的美感。清代嵌玉插屏制作的木材多為紅木
,珍貴者有黃花梨與紫檀。由木材配合襯托玉雕主題的這類玉雕插屏有兩種形制。一種是將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另一種是將玉雕主題鑲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再插入木制屏座。圖2為將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的種類,屏板材料大多采用白玉和青玉兩種 ,底座大多使用紫檀和黃花梨等硬質木材
;圖3所示玉雕插屏將玉雕主題鑲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
,此類屏板使用的木質材料或僅僅作為玉雕屏板的邊框
,或以透雕或浮雕的方式將玉雕主題鑲嵌在內。無論何種方式
,都是將玉雕主題放在視覺的中心位置
,都是為了襯托和豐富玉雕主題
。
總之
,此類清代的玉雕插屏多使用硬性木材與玉石配合。木材的切面呈現出的天然光澤和自然紋理,與玉石光潔的表面肌理和冷硬質感形成鮮明對比,形成了一定序列的秩序感。這種人工搭配的材質組合,很好的利用了玉石與木材的材質肌理與自然屬性,使清代玉雕插屏的整體效果體現出強烈的韻律感,從而具有更為豐富的美感。
2
、裝飾特征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手法有百寶嵌
、淺浮雕、高浮雕、陰線戧金等。其中百寶嵌是玉雕插屏的裝飾手法里最為瑰麗多彩的一種裝飾方法。玉雕插屏的百寶嵌裝飾多使用翡翠、瑪瑙、水晶、青金石等,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對光的折射率又各有不同。清代百寶嵌花卉岫玉插屏,以屏板潔白純凈的顏色襯托出百寶鑲嵌的斑斕多彩,營造出華麗精致的效果。陰線戧金也稱陰刻填金。清代玉雕插屏的陰線戧金表現的裝飾圖案通常是將立體形象壓縮后雕刻在平面的玉板,構圖明快醒目,線條纖細柔美,風格清麗脫俗。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題材所展現的內容也非常豐富,有花卉翎毛、祥龍瑞獸、歷史故事、詩句文警句等
,但以人物圖而著名。如羲之愛鵝
、蘇武牧羊、抱琴訪友
、福祿壽三星等
。
!庇纱丝芍瑵M族的審美文化中對器物材質的審美偏好是以金總之,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手法是把繪畫的構圖布局融進琢玉的過程之中
,使玉雕插屏平添了藝術情趣又不失琢玉工藝的本色,同時利用多種裝飾材料和一切工藝手段來為其服務。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特征淋漓盡致得表現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雄偉氣魄,以一種繁復奢華的世俗格局體現了清代滿族華麗和富貴的審美傾向。二
、清代玉雕插屏的審美本質探討滿族審美文化的發(fā)展,既要著眼于滿族自身審美文化的本質特征
,也不能忽視滿族對外部審美文化的選擇與改造。滿人入關后,以其帝王之尊,在承受漢族審美文化之際,也強勢引入草原文化之美學,然而這一過程是經過選擇與改造而成為適合滿族社會需要的審美規(guī)范或準則。1、材質特征的審美本質
皇太極曾對諸貝勒大臣所說:“凡人之營求富貴
,不過欲鮮衣良馬、甲胄華麗,名望出眾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銀
、玉石、琥珀等金銀寶石為貴
,并且用色崇尚明亮艷麗
,以材質華麗
,顏色肌理瑰麗富貴為美。
清代玉雕插屏在以白玉為主要用材的基礎上添加了瑪瑙
、翡翠
、螺鈿
、金泥等裝飾性材料
,這些材料的運用使玉雕插屏的整體美感更加豐富奢華。與玉雕主題相配合的木材的選用也多以紅木
、紫檀這種具有濃重色澤的木材為主
,與玉石絢麗剔透的質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玉雕插屏作為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裝飾性器物之一
,鮮明地反映了清代玉雕器物中的滿族審美文化。
同時清代玉雕插屏的玉質上乘
,與前面所有朝代相比有一個質和量的飛躍
。而且玉雕插屏的玉石用料更是十分廣泛
,有和田玉
、岫玉、獨山玉
、青金石等。由于在漢族的審美文化中和田玉的材質特征恰好體現了其溫厚內斂的審美特點
,因此清代皇室插屏的材質崇尚和田玉這一用材特征也體現了滿族吸收了漢族“器以載道”的審美文化
,表現了清朝滿族統(tǒng)治者兼收并蓄的偉大氣魄。
2
、裝飾特征的審美本質滿族的審美文化自然要適應自身的民族喜好、生活習慣等特點④。滿族的旗標裝飾多以鍍金
、鍍銀
、鑲嵌、雕刻
、起花或彩繪等加飾為美
。同時藏傳佛教的器具俱施金鑲嵌
,紋飾亦細致繁復,極大影響了清代的玉雕器物
。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在裝飾特征上體現了“求多
、求滿
、求富貴
、求華麗”的滿族審美文化
。
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題材以自然方剛為美
。滿族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使其形成了剛健審美的浪漫情懷
。在這種審美文化的深層意蘊影響下
,清代玉雕插屏的整體裝飾題材風格呈現出一種“方剛”之美。同時滿族在與自然相處的相互作用下把人的祈福愿望寄予自然生靈
,是滿族審美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審美特性。這種審美取向表現在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題材方面
,即為用特定動物植物的諧音來表達吉祥富貴的寓意
,用飛禽走獸類裝飾圖案的組合,象征太平昌盛
、繁榮歡騰的景象
。
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構圖以繁縟風格為美
。清代玉雕插屏的通體全用紋飾鑲飾
,它詮釋了滿族審美文化中崇尚華麗繁復的文化內涵,承載了滿族民族特征的文化根源
。滿族的這種民族審美傾向是清代玉雕插屏的生產設計理念和裝飾指導思想
。這種審美文化借助清代玉雕插屏的裝飾構圖被淋漓盡致得表達出來
,造就了其經典的清代玉雕插屏的藝術風格
。
三、結論
清代玉雕插屏以其選用材料的性質特點和裝飾特征突顯了滿族審美文化內在的精神旨意和藝術價值
,反映了滿族獨特的審美文化。滿族崇尚金銀玉石這種光鮮顯貴的用材審美文化和以自然方剛為美
、以繁縟風格為美的裝飾審美文化共同影響和創(chuàng)造了清代玉雕插屏雍容華貴的藝術風格
。同時清代玉雕插屏所具有的美感在環(huán)境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過程中,將滿族的審美文化融入了更多漢族與西洋的審美文化因素,使清代玉雕插屏展現的滿族審美文化具有了深刻的歷史意義
。
-
和田玉的薄意雕刻藝術面世較晚,只有百余年的歷史
,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時難免會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純的色塊、斑紋,即便是田石、水坑凍之類之類名貴石品也難求純潔無暇。倘若這些瑕疵...- 瀏覽:1757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7:18
-
一代玉癡乾隆皇帝因為對玉石的喜好
,直接推進了當時玉雕師行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宮廷活計的大量增加,進入宮廷造辦處的蘇州雕刻工匠數量達到空前,人數漸臻頂峰。于是,在造辦處有這么一位蘇州玉雕師可謂是乾隆皇帝在玉石...- 瀏覽:2108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6:14
-
一代玉癡乾隆皇帝因為對玉石的喜好
,直接推進了當時玉雕人才的發(fā)展。隨著宮廷活計的大量增加,進入宮廷造辦處的蘇州玉雕師和工匠數量達到空前,人數漸臻頂峰。于是,在造辦處有這么一位蘇州玉工可謂是乾隆皇帝在玉石...- 瀏覽:2011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5:57
-
取手鐲后剩下的材料
,一般作用不大,玉雕師都會切開取一些小掛件,有些也被當成廢料。讓人想不到的是,它竟然可以做出如此巧奪天工的作品。很多朋友問我:郭老師你能幫我看看我這翡翠嗎?能傳家嗎?這里明確說一下不...- 瀏覽:2083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5:05
-
這是一個商品琳瑯滿目的年代,這是一個技術不斷更新的年代,這是一個充滿競爭激烈的年代
。在這樣一個年代里,有人在經營推陳出新高科技產品,有人在經營者價...- 瀏覽:1631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4:40
-
每一個玩玉
、愛玉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件上好的原材料,然后請一名優(yōu)秀的玉雕師,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件完全符合自我意愿的玉雕作品。對這一美好的心愿,卻需要面對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玉雕工費。那么,玉雕...- 瀏覽:2084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4:35
-
翡翠一直以它的深邃晶瑩的質地
,溫潤細膩的特性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歡, 翡翠玉石的愛好者和收藏者在日常把玩精雕細琢的翡翠玉石時都會非常的小心。翡翠雖然硬度高,受到碰撞還是很容易壞和斷裂的,相應的價值也會大打...- 瀏覽:1629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4:26
-
獨山玉歷來都被稱為多色美玉
,這是因為獨山玉的顏色和品種非常之多,有橙、藍、紫、赤、綠、黃、青等等多種豐富的色彩類型,并且獨山玉的色澤絢麗光艷,其質地細膩且非常的堅韌,透明度也是非常高的,還能與翡翠及和...- 瀏覽:1579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3:58
-
蘇州是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經濟轉型發(fā)展的一片熱土,蘇州又是歷史人文薈萃
,風景優(yōu)美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百工集聚的工藝之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瀏覽:1775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3:45
-
程磊最擅長的就是通過玉器來展現女性的本質,在她手中
,玉石是有生命力的,最終成品宛如一位位靈動、清麗的少女。程磊立志一定要通過雕琢將玉石的美感最大化地呈現出來,也將玉石的風采和內涵表現出來,傳播玉文化,...- 瀏覽:1803次 評論:0條
- 2019-06-13 10:58
推薦圖文?2008-2018 云南翡翠王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ww.ptmywl.com)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滇ICP備17010415號-2
工商注冊號: 533102100010883
公司地址:云南省瑞麗市金星石木文化城15棟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