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玉石中顏色比較多的玉石品種
,同一塊原石上有單色、雙色甚至多色
,對于玉雕創(chuàng)作來說一塊翡翠中顏色越多越難選擇主題設計
。設計巧妙能讓整體效果得到質的飛躍
,反之則會“渾濁”不堪
,浪費難得一見的多色料子
。
按照翡翠顏色的地質成因
,可分為原生色和次生色
。原生色簡單理解就是內部的顏色,與翡翠的礦物化學元素
、礦物成分有密切的關系
,也就是翡翠晶體的結晶作用過程中形成的顏色
。這些致色愿意多是由色素離子鐵(Fe)
、鉻(Ge)
、鎳(Ni)、釩(V)
、鈦(Ti)
、銅(Cu)
、猛(Mn)等元素影響
。
次生色簡單理解就是皮殼表面的顏色
,裸露在外的翡翠,經(jīng)過氧化
、水解作用形成風化殼
。風化殼經(jīng)常呈現(xiàn)黃色、棕色
、棕紅色和褐紅色。
一塊翡翠同時含有幾種顏色
,這樣創(chuàng)作會帶來很多麻煩。如果將部分顏色剝離出來
,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浪費料子
;如果全部顏色都應用
,且沒有準確的表達色彩之間的關系
,而盲目的下刀,可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各種顏色一團糟
,影響作品美觀度
。
但是
,玉雕師的腦洞
,常常會出乎我們的意料
。面對不同的料子總能奇思妙想
,將一塊塊玉石的思想表達
,用料
、用色、用形
、用題材
,最終呈現(xiàn)出的作品總能給我們震撼
。不得不說色彩雜亂的翡翠遇上技藝高超的玉雕師也能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