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之壁”
,講述的是一塊玉的故事:“完璧歸趙”,頌揚的是一種玉的精神:“玉不琢不成器”已超越詠物范圍,成了造就人才的箴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氣節(jié),優(yōu)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拍“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中,芭芭拉·赫頓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鏈以8800萬港元起拍
翡翠成品一般都是越大越值錢
段家玉手鐲的原料是玉石界中目前已經(jīng)公認(rèn)的訖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獨一無二的一塊玉石
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春
,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歷至滇西,在這里,他注意到翡翠。當(dāng)時這種來自緬甸的石頭,人們還不把它叫翡翠,而叫做翠生石。徐霞客結(jié)交翡翠商人,了解翡翠交易情形,接受朋友饋贈的玉石,并且?guī)У奖I饺ゼ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云南與緬甸有著最長的邊境接壤線
,優(yōu)勢得天獨厚,云南也由此成為翡翠歷史大省,僅昆明即有十大珠寶歷史城幾十年的光陰造就上千個億萬富商
原來這個翡翠馬除了具有供人觀賞的價值以外,還有一個功能
整塊原石上唯一的一片色帶
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