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的翡翠是大自然對人們的厚賜,往往不需要雕琢或者略加雕琢就已經(jīng)美得令人窒息
,今天先帶大家欣賞一下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極品翡翠傳奇
。

1、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極品翡翠傳奇——翡翠白菜
翡翠得以廣泛流傳還得歸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貴族對翡翠的嗜好。從清朝的乾隆年間開始
,翡翠就備受多位皇間翡翠便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全盛時代
,慈禧太后便十分喜歡翡翠的用量相當龐大,翡翠被用于帛蜍或者鑲嵌各式各樣的首飾
、陳列的藝術品
、隨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
。
翡翠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
,象征新娘的純潔
。
玉雕師通過巧妙利用一塊翡翠上不同的色彩,雕刻出了栩栩如生的白菜,其用料和形態(tài)都堪稱一絕
。細看時,會發(fā)現(xiàn)菜葉上還落著象征多子多福的螽斯(蟈蟈)和螞蜢
。令人不禁感慨
,這棵“翠玉白菜”真不愧為清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妝。

2、老外也瘋狂——價值2.14億美得令人窒息的極品翡翠項鏈傳奇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拍“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中,芭芭拉·赫頓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鏈以8800萬港元起拍,1.9億港元落槌
,加傭金共2.14億港元成交
,刷新了翡翠拍賣的世界紀錄,成為一個新的傳奇
。
項鏈的原主人是傳奇名媛、人稱“億萬寶貝”芭芭拉·赫頓。她是美國零售業(yè)巨子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的外孫女
,是少數(shù)以鐘愛及收藏翡翠而聞名的西方名流之一
。
這條舊藏的翡翠珠項鏈乃1933 年她20 歲與喬治亞王子Alexis Mdivani 成婚時,其父特意為她在卡地亞訂制的結婚禮物,極具紀念價值。芭芭拉·赫頓婚后一直將之細意珍藏,并選擇了在21 歲生日派對上才首次佩戴并公開展示
。
此項鏈在Mdivani 家族珍藏逾50 年,直至1988 年才首次現(xiàn)身拍賣場。當年此項鏈以200 萬美元(約1,560 萬港元)天價成交
,轟動一時,成為全球最高拍賣成交價的翡翠首飾
。
項鏈上的27 顆翡翠珠晶瑩剔透、郁綠柔亮
,且顆顆渾圓、色澤均配
,源出于同一塊原石
,盡管其出處至今仍然成謎,但相信都是于十八世紀切割而成
。

這條來自芭芭拉·赫頓珍藏的翡翠珠項鏈為1933年,她與格魯吉亞的王子成婚時,其父饋贈女兒的婚嫁禮物
。受托訂制此翡翠珠項鏈的卡地亞
,更為其設計了一個鑲嵌了一顆欖尖形切割鉆石的鏈扣。
芭芭拉·赫頓對翡翠情有獨鐘,在寶石專家建議下
,又于1934年委托卡地亞為項鏈訂制了現(xiàn)今所見的紅寶石鑲鉆鏈扣,以黃金鑲嵌對稱排列的方形切割紅寶石和長方形切割鉆石
,其簡潔幾何形狀
,更特顯翡翠的翠綠顏色,倍添瑰美動人的優(yōu)雅韻味
。與此同時
,她還委托卡地亞訂制了一枚配襯此項鏈的紅寶石鑲鉆翡翠指環(huán),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
4、好玉不琢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琢是指把玉里不完美的部分比如裂縫、瑕疵去掉
,其目的是補充玉料的不完美,做的是減法
,再小的雕琢都會損失玉料
。上等的玉料已經(jīng)渾然天成,在呈現(xiàn)給世人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大自然的造化神功
,在此之上不需要雕琢
,或者寥寥數(shù)筆就已經(jīng)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