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雕刻題材豐富、種類繁多,動者有飛鳥魚蟲
、珍禽異獸,靜者有山川河流
、草木瓜果
。
除此之外,神佛人物雕刻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雕刻圖案 ,包括
觀音 、
佛公、仕女
、童子
、僧人
、羅漢等等,不勝枚舉
。
神佛人物雕刻的不同形象,都有著不同寓意,有的慈悲憫善
、有的神勇威武、有的柔善如水
、有的清凈如風(fēng)……

翡翠神佛人物,也是國人鐘愛的題材之一。因?yàn)榉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道教等文化因素的影響,國人們大多都相信
,把代表著吉祥的神佛人物隨身帶著,有招福的效果
。
總的來說,翡翠人物雕刻在設(shè)計和技法上都遵循著同樣的原則,那就是:神形兼?zhèn)洹?/span>
“神”指的是神態(tài),不僅是雕刻藝術(shù)
,在繪畫、刺繡
、染印等其他工藝上,但凡涉及到神像
、人物的創(chuàng)作,都要求“傳神”
。
翡翠雕刻而成的人物 ,不言不語
,形象的塑造和寓意的傳達(dá)很大一部分要靠表情和神態(tài)
。只有五官端正、表情自然
、線條逼真,并突出所雕人物的面部特點(diǎn)
,才可能做到“傳神”的效果
。
比如 ,
翡翠佛公的面部雕刻
,就要求天庭飽滿,地頜方圓
,鼻正口方,垂眼微笑
,兩耳垂直
,臉型如墜。
彌勒佛“大肚能容 ,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
,笑開天下古今愁”
。人們覺得,它的大肚子裝著福氣
、祥和之氣
,所以,彌勒佛的肚子
,也要雕刻得飽滿
、順滑才好
。

再比如,翡翠童子的面部雕刻,要以頭大面圓、眉目清秀、眼大而圓、五官緊湊、下頜多方、面頰肥嫩、帶笑容、頸短的為佳。
童子生性活潑,喜動好玩。翡翠童子,除了表現(xiàn)出童子的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之外 ,還匯聚了
翡翠玉石文化的精髓
,可被人們當(dāng)做是精神寄托。
翡翠童子的款式設(shè)計,除了俏皮可愛的單一童子形象外 ,還可以結(jié)合其他吉祥元素
,把童子的
如意形象更加深化。
現(xiàn)在 ,很多雕刻師會用活潑的貴金屬來點(diǎn)綴
,看似隨意的設(shè)計,卻把童子的無拘無束的天然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翡翠的“形” ,指的是形體。翡翠產(chǎn)品的比例要適當(dāng)
,這樣看上去才自然
、舒服
。特別是頭部的比例,一般遵循“立七坐五盤三半
,一肩三頭懷兩臉”的原則。
簡單解釋下,立七就是一般人站著7個頭高,坐五就是坐著5個頭高,盤三半就是盤坐著3.5個頭高,一肩三頭就是兩肩之間寬度是3個頭寬,懷兩臉指的是胸口的寬度是兩個臉的寬度。
除了整體的神態(tài)和形體,還有兩個細(xì)節(jié)需要我們注意,那就是手和衣飾。
俗話說:“畫人難畫手,雕刻難雕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笔衷谌宋镌煨椭校喈?dāng)于第二表情了
,所以,手部的處理尤為重要
。

翡翠人物雕件中人物的手的雕刻,也是我們在選購的時候可以重點(diǎn)觀察的部位之一。
如,翡翠仕女的手,就要刻畫出“十指尖尖如嫩蔥”的特點(diǎn),以此來體現(xiàn)出女子纖細(xì)柔弱的美感。
翡翠佛公的手,就要求厚實(shí)寬大,以此來表現(xiàn)出佛的慈悲精神。翡翠童子的手,則要雕刻得稚拙、圓潤,來體現(xiàn)孩童天真可愛的特點(diǎn)。
最后是看衣飾。不論我們要挑選哪一類翡翠人物,都要看其雕刻的服裝衣紋是否流暢自然
、細(xì)膩飄逸
,是否符合人物的肢體形態(tài)和性格特征等
。
例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靈動飄舞的衣飾就起到了畫龍點(diǎn)睛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生動。
這篇文章單純從雕刻手法的方面,教大家看翡翠的神佛人物雕刻作品,但是,一件翡翠作品的價值,遠(yuǎn)不僅體現(xiàn)在工藝之上,我們還要看翡翠的種、水、色、瑕等方面,綜合考量其價值。
所以,我們在挑選翡翠的時候,不用心急,多看看、多觀察、多學(xué)習(xí),從而擇優(yōu)而選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