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準(zhǔn)確判斷一件玉器的平均出廠行情,最好是經(jīng)常查閱不同玉石原料的最新行情 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玉器進入市場批發(fā)環(huán)節(jié)后 玉器進入市場批發(fā)環(huán)節(jié)后,大量的玉件還是論堆銷售的,玉器老板會把同類質(zhì)料和雕工的玉器統(tǒng)一打包在一起,告訴零售商:這樣的一堆,全拿走,按每件多少錢,如果單個挑選,那么價格就會高出很多。比如,本來 300 元的單件平均價格,如果單獨挑選出幾個拿貨,其余的不要,那很可能就是每件 500 元才行。本來么,就算一堆不要錢的鵝卵石,如果想從中挑選出又圓又大還有花紋的,那就值錢了,何況都是玉器。 一般的零售商也會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論好壞全包 零售商進貨后,售價就要包括自己的營銷成本和利潤了。其中營銷成本這一塊,每個零售商都不同,比如,一個中等城市的中等珠寶賣場,月租金就可能是幾萬到幾十萬,加上員工工資、廣告和宣傳費用、各類工商稅務(wù)管理費用……每月的流動資金成本就要十幾萬到幾十萬,還不算柜臺和店面裝修,再加上合理的行業(yè)平均利潤,如果零售商每月要求銷售 300 塊玉器的話,每塊玉器平攤下來,就要增加上千元銷售成本,比如進價 500 元的玉器,在零售商場賣 1500 元,可能才保本,低于這個價格就肯定賠了!而一般情況下,因為銷售的淡季和旺季相差很多,有時候幾天都未必開張,所以一般 500 元的玉件,在商場售價都會在 3000 元甚至更多,有時候需要增加十倍的價格,達(dá)到 5000 到 6000 元以上才能維持經(jīng)營,當(dāng)然這些商場也會進一些低檔貨色 所以很多時候 由上述玉器的銷售過程可見,對于大眾水平的普通玉器來說,一件玉器的最終售價,包括最基本的料錢、工錢、揉光、銷售費用等項目,其中料錢所占的比重最小,工錢基本決定了以后玉件的檔次,而各個零售商的成本和利潤是最大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