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初將所有的礦產(chǎn)資源收歸國有后
,為堵塞稅款流失
,于1964年3月開始舉辦翡翠玉石毛料公盤。
在緬甸境內挖出的翡翠原石都要經(jīng)過緬甸政府和軍方礦業(yè)部統(tǒng)一編號
,集中進行拍賣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世界范圍內的珠寶商家前往仰光(2010年底搬到緬甸新首都內比都)對這些毛料進行估價競買。在緬甸
,翡翠原石包括成品被嚴令禁止私下交易,否則會被視為違法
,對走私商人進行逮捕或巨額罰款。
第一次參加公盤的玉商
,必須得到緬甸礦業(yè)部門或者當?shù)佤浯滟Q易公司的邀請
,否則無法進入公盤現(xiàn)場
,之后有了交易記錄
,才能申請進入公盤
。公盤采取暗標和明標兩種方式
,暗標就是將待拍原石標出起價
,由競拍者將自己估算的合理價格投入暗箱,出高價者中標
。明標的石料會直接標出價格
,競拍人出價高者最后中標。每次公盤的翡翠玉石毛料
,明標不足1/5
,多為高檔商品
,競標激烈,通常要高出底價數(shù)倍甚至十倍方能到手
,2010年的紫羅蘭原石標王即為明標
。
以為公盤參加者關注的另外一片在2011年公盤出現(xiàn)過的一份飄線狀陽綠的原石
,當時是184公斤,底價4.8萬歐元流拍。貨主此次拿走了其中一片 ,160公斤以2.8萬歐元起拍
,最后成交價折合約3,600萬元人民幣,是起拍價的約120多倍
。運到國內加上30%的關稅以及10%的保價運輸費用,估計總成本約5,000萬元
。他目測這份原石大概能摳出30顆左右的蛋面,“面粉要貴過面包了”
。
不過綜合平洲玉器街網(wǎng)對成交原石的報道來看
,種水好的其他顏色料子和綠色料子本次領漲
。例如廣東會員投中的兩塊豆種滿綠、可以做手鐲的1,660公斤玉料
,是以6.8萬歐元起拍,約5,000萬人民幣成交
。而暗標中最高價的,是一個底價280萬歐元的冰種紅黃翡原石,開標價約近9,000萬元人民幣——紅黃翡幾乎是所有有色翡翠中價格最低的一種
,低于綠色、紫色和無色冰種
。
而據(jù)揭陽
、深圳和云南的一些玉商透露,他們留意到在公盤出現(xiàn)了明顯的價格炒作。第一天的暗標開標有人獨得300多份能做手鐲料的標的,隨后幾天內有大約四人以高價投入約50億元中標,但最后也沒有正式成交導致流拍。他們分析這可能是一些國內囤貨較多的玉商,希望以這種方式將公盤上的低價原石攔截在境外,而報出這些離譜的價格又能對翡翠上游價格進行一番新炒作,方便他們在國內出貨。
在此次公盤上
,同樣見到了不少以往曾經(jīng)流拍過的玉料或高價成交過的玉料重出江湖尋找接盤者。比如某份重44公斤,底價1,500萬歐元的玉料是本次公盤上底價最高標的。它曾經(jīng)在2011年流拍過,此次切割了部分邊角后以高于當年底價數(shù)倍的價格重新拍賣。但是由于這塊玉料雖然有綠卻有明顯裂紋,賭性太大,玉商們并沒有貿然下手。這塊玉料并沒有重演2010年那塊紫羅蘭翡翠標王的傳奇:當時一位緬甸貨主在2008年以20萬美元賭得一份玉料,因為皮殼裂紋多
,擔心價錢賣不上
,就放了兩年
,結果在2010年11月的公盤上
,該玉料以19,899,999歐元的成交價成為明標標王,平均每公斤約3,300萬元人民幣。最后新買主“昭儀翠屋”并沒有將這份冰種紫羅蘭玉料按常規(guī)地切割成戒面、擺件出售,而是整體雕成擺件“昭儀之星”作為北京總店的鎮(zhèn)店之寶。標王鎮(zhèn)店令“昭儀翠屋”在行外人中的知名度也直線上升,并在2011年9月獲得了深創(chuàng)投的第二輪約1.87億元的投資。此外,由于紫羅蘭標王的效應拉動,一年間紫色翡翠在批發(fā)市場上的價格也是扶搖直上,即使1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紫色戒面漲幅近一倍。
今天回顧這個典故,可以說是一個因為公盤賭石傳奇而最后造就的各方共贏故事
。但是在2013年的緬甸公盤上,這樣的故事或許已經(jīng)難以重現(xiàn)。在緬甸局勢復雜、國際金融環(huán)境動蕩,中國銀根緊縮而且游資興風作浪的大背景下,緬甸公盤沒有創(chuàng)出成交新高。而后續(xù)的市場承接力能否繼續(xù)保持穩(wěn)步上升,也是橫亙在中標玉商面前的重重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