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翡翠中最不值錢的翡翠
在現(xiàn)今的翡翠市場,大家都對B
貨、C貨棄之敝履,對
A貨十分崇尚。但是
,是
A貨就代表值錢了嗎?相信稍微懂行一點的朋友都知道,咱們翡翠界還有一種“磚頭料”的說法。這些磚頭料也是天然翡翠,但價值嘛... 則差了十萬八千里!1、什么是磚頭料?
所謂磚頭料是種,水,色皆不入流,即透明度差直至不透明、雜質(zhì)多
、裂紋多、石線重
、有雜色
、無種無色或無種干綠的翡翠原料。其晶粒粗大
,與普通雜石無異
。
因為優(yōu)質(zhì)翡翠的價格承擔了幾乎全部原石開采費用,所以磚頭料的成本幾乎可忽略不計,在緬甸可常見到用磚頭料建蓋房屋
、做墻體裝飾等等,甚至還拿來鋪路
!
雖然,磚頭料不具有收藏、玩賞的性能
,但具有天然翡翠的所有性質(zhì)
,不良商家便以A
貨保真的形式做為旅游工藝品在一些旅游景點以坑人的價格出售給旅游人群。這些早已不是秘密,但依舊生意火爆
,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人群的沖動性消費。另外
,商家宣揚的
A貨從另一個角度誤導了對翡翠認識不足的消費者。對于磚頭料成品,其實A
貨并不代表有任何價值可言,實際上它已經(jīng)淪為工藝品的范疇。接下來
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一些接近磚頭料的翡翠,它們常常被商家打著天然A
貨翡翠的幌子來忽悠消費者。
瓷底翡翠
瓷底翡翠比較常見,因為它有瓷器的質(zhì)地所以被稱為瓷底翡翠。瓷底翡翠的結構緊密
、顆粒相對粗大
,雖然有瓷器般細膩的表面但是底色灰白,顯得十分的呆板
。且肉質(zhì)無水干澀
,其上的綠色往往單薄,層次淺
,無伸入
,不與種融合。

馬牙種翡翠
馬牙種翡翠雖然不常見 ,但也不值錢
。它以白色灰白為底,混有淺綠
、褐等顏色
,質(zhì)地雖較細,但不透明
。粗看上去不錯
,可惜有色無種,無法生成極品翡翠
。仔細看能看到綠色當中有很細的一絲絲白條
。一般被做成簡單的翡翠飾品,例如扳指
、煙嘴
、鼻煙壺等。
八三翡翠
這是1983年在緬甸一處無名礦山首次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玉種,八三翡翠的顏色以乳白
、灰白、淺綠為底色
,底色中常嵌布著綠
、暗綠、墨綠色云朵狀
、浸染狀
、脈團塊色斑,尤如飄花
。其比重較低
,結構不致密,多天然隱性裂,敲擊聲發(fā)悶
,屬于最低檔的磚頭料
,多數(shù)用來制作翡翠
B貨或染色翡翠,商業(yè)價值并不高。
雷劈種翡翠
雷劈種翡翠的名字很形象的表達了它所具有的特點。雷劈種翡翠表面有很多的裂紋,猛地一看還以為被雷劈過這種翡翠的顏色通常都不錯,具有一定的綠色。但是裂紋沒有規(guī)律且沒方向性,是一種龜裂紋 。而且在加工時無法避免
。
干白種翡翠
干白種翡翠是質(zhì)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淺灰白色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