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本稱為“念珠”
,起源于古印度
,是佛教徒用以念誦的隨身法具,如今已演變成一種常見的首飾和收藏品
。
佛珠分為持珠
、佩珠、掛珠三大類
,其中的佩珠
,就是現(xiàn)在俗稱的手串。
熟悉佛珠手串的朋友應(yīng)該都聽過“開光”一說:開過光的佛珠手串更有靈性
,更為吉利
。而玉麒也經(jīng)常聽到周圍的朋友討論佛珠要不要開光,大家都有自己的見解。
“開光”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弄懂開光是怎么一回事
。開光是佛教的傳統(tǒng),通常和“加持”一起出現(xiàn)。佛家的開光儀式往往非常盛大,需要不少具有法力的高僧一起誦念佛經(jīng)。通過有靈性的佛像慧光普照之后,加上修行人誠心為法物誦經(jīng),以自己的佛性引導(dǎo)佛光,讓其具有靈性,更加吉利,此行為被稱為加持。
不管是開光還是加持
,都是一個讓佛珠開啟靈性、增強(qiáng)能量的過程
,佩戴者能夠更好發(fā)揮其功效
。
佛珠一定要開光嗎?
一般來說
,開過光的佛像
,剔除了不好的磁場能量,開啟了佛像的六識
,能通六神
,使佩戴者運勢更好,心態(tài)更佳
,身體更好
,福壽綿延。加持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佛家開光的過程在于“咒”
,也就是誦念經(jīng)書,要求自然是“誠”
。
很多人執(zhí)著于佛珠手串一定要開光
,其實也是沒必要的。因為說到底
,真正的開光
,是開自己的心光。
我們佩戴佛珠手串
,一是覺得它好看
,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二來
,佛珠手串沉穩(wěn)大氣
,代表著一種不驕不躁的境界,佩戴者也會時刻提醒自己
,對人對事不狂妄
,不三心二意,努力不懈怠
。信佛的意義就是如此
,心中真誠、有定力
,就一定會趨吉避兇
。
真正的高僧大德說到開光時都會說:“我們哪有資格給佛像
、給法器開光呢?但為什么還要開光
,因為一般人有這種盲從的心理
,這個樣子做出以后,請購的人
、佩戴的人
,心就安了,遇到事時
,就會好一些,就會坦然一些
,鎮(zhèn)定一些
。竅門就出來了,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這個心境——坦然
、鎮(zhèn)定
。”
坦然鎮(zhèn)定了
,你的潛能就容易出來了
,你的專注性就提高了,你的效率就提高了
。所以
,最后起作用的不是外在的佛珠、佛像
,或者其他什么法器
,而是你的心境。
佛珠手串開光也好
,不開光也好
,對佩戴者的影響是不大的。
佛珠手串的佩戴講究
佛珠手串是修心之物
,能戒躁戒躁
,同時佩戴也有許多講究。
1.心中有惡念之人
,就算佛珠手串有開光加持,也不會為你開啟靈性。這樣的人也不適合戴佛珠手串 。
2.開過光的佛珠手串不要轉(zhuǎn)送他人
,除非一開始就是為別人求的。
3.開過光的手串一定要戴在左手
,這是佛家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
。
4.佛珠手串的材質(zhì)多為小葉紫檀
、黃花梨、菩提子等
,硬度都不高
,切忌與硬物發(fā)生碰撞。
5.佛珠手串忌污穢
,手上有油污
、酒漬等污漬的時候,不要把玩佛珠
。
對于非佛教徒
,沒有此信仰的朋友來說,可以把手串當(dāng)成是一種提升氣質(zhì)的首飾
,也無需顧忌太多
,但還是得注意佛珠手串的保養(yǎng),好好愛護(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