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一詞本是指玉的斑痕,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點
,后泛指一切缺點。俗話說“白璧無瑕”
,但是天然的和田玉真正無暇的那是極少極少,事實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瑕疵
,在瑕疵不影響主體玉質(zhì)的情況之下,玉石界對于瑕疵還是很包容的
,并且在雕琢時通過種種技藝也可去綹遮丑
,甚至于化瑕為瑜。那么16.和田玉籽料表面上會出現(xiàn)的瑕疵有哪些呢
?大家知道嗎
?
當然,認識和田玉瑕疵仍然是和田玉選購鑒別時不可缺少的知識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和田玉籽料表面上會出現(xiàn)的瑕疵有哪些吧。
和田玉籽料表面上會出現(xiàn)的瑕疵有哪些呢?
裂、也可以叫作綹,綹裂
。中國文人都比較酸
,玩古董的時候
,會把古董上所有的缺陷都盡可能地避免明說
。玉器裂了
,叫綹;瓷器裂了
,叫璺。我們有一句老話叫“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就是這么來的。這個璺
,指的是大的裂紋。象牙裂了
,叫笑
。過去老說:這象牙不錯
,就是笑得太厲害
。意思就是裂得太厲害了。
和田玉籽料形成于河流之中 ,河水常年沖刷之下
,玉石因碰撞而形成大大小小的綹裂
,裂可以說是籽料中最常見的特征
,人們稱之為“十籽就裂”
。所以籽料在沒有雕刻前,觀察裂紋的形狀
,顏色
,光澤是鑒別籽料的一個重要依據(jù)
。一些大的裂,影響主體的
,人們無法接受,但一些小的裂隙
,分布的局部
,且不影響美觀的玉料
,裂的影響則微乎其微,在雕琢時可將其去掉或遮掩起來都可以的
。

根據(jù)不同的裂紋形狀與分布,分死綹裂和活綹裂兩大類。
一般來說,死裂和玉石的表面呈小角度分布,較淺,由于形成的時間較長,這種裂傷往往帶有沁色。我們也把這種裂稱為“帶沁老裂”
。帶沁老裂一般不會再發(fā)展,加之其帶有的沁色變化多端,往往被視作了籽料的特征
。
需要警惕的是活裂。顧名思義,活裂是會長的,這個“長”指的是變長加重,不是愈合。其如同玻璃上的裂紋,縱 、深、利
,且不易察覺。日常佩戴的磕碰
,甚至雕刻中的高頻振動
,都可能讓情況進一步惡化
,甚至完全斷裂開來
。
對明顯的綹裂如同對瑕疵一樣 ,應盡量去掉
。一般來說,死綹好去
,活綹難除
。此外
,在籽料的裂里多分布水草紋,這是分辨籽料的一個重要標志
。
除了大的裂紋,籽料表面還會有許多小的裂紋,玩家稱之為“指甲紋”,而這個指甲紋也不是這么簡單來的,它的形成研究來自中國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先生,指甲紋在學術界其實也叫“李四光環(huán)”,正是因為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李四光證明了第四季冰川運動的存在。
暇不掩瑜,作為大自然的饋贈,和田玉身上的“傷痕”恰恰是它留下的歲月痕跡,一塊色彩斑斕的皮色、一個小裂痕小瑕疵、甚至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黑點,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所謂的瑕疵,毛病,不過是大自然對它們的一次次“調(diào)戲”,我們又何必那么認真。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