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有句行話“黃金有價玉無價”,這里說的玉是指翡翠,說的是翡翠的價值連城
。近幾年翡翠的市場價格也在不斷的攀升
。然而你知道嗎?料子太薄的翡翠不保值
,同樣質極差的老翡翠也不會升值哦
!所以遇到這兩種翡翠千萬不要買會來當寶收藏,但是隨便帶帶還是可以的
。
對于喜歡收藏翡翠的朋友來說,最關心的就是翡翠的價格,如果能夠掌握翡翠的價格判斷方法
,并了解翡翠市場的行情走向
,就能夠在合適的價格范圍以內買自己心儀的翡翠,同樣對于收藏的朋友來說
,也能夠更好的預估翡翠升值空間。同時我們也還是要知道一些不值錢的翡翠都有什么特點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我們鑒別翡翠的方法
。

料子太薄的翡翠不保值:
有些商家會做成小于特定厚度加上托底,改善美觀度和價值,這種做法被稱為——薄水。
但是這樣的翡翠相當脆弱,往往用的也是剩余的廉價邊角料,分量太輕,沒什么實際價值。那什么標準的翡翠算是底子太薄呢?
一般來說,直接佩戴的翡翠厚度低于4-5㎜、鑲嵌的裸石厚度低于2.5mm的翡翠都很脆弱,底子就算是很薄的,容易收到外力作用而破碎,這樣的翡翠一般不建議收藏,只能作為一般飾品對待。
既然料子太薄的翡翠不保值,那么
同樣的質極差的老翡翠也不會升值:一說到老翡翠,你是不是會想到慈禧太后那些老坑帝王綠的翡翠手鐲、翡翠項鏈以及戒面什么的
,但是要知道,身份懸殊的老百姓那根本不可能戴那么高級的東西啊
。
清代、民國時期的東西,很多都是利用過酸燉蠟的方式
,來改善翡翠的色澤
,而這些經過處理加工的翡翠制品就是如今我們經常說的B貨,B+C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