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雅而高貴的翡翠是大自然對人們的厚賜 1、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翡翠白菜 翡翠得以廣泛流傳還得歸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貴族對翡翠的嗜好 翡翠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 2 在近代名人中 在整套翡翠的裝扮下,雖已是百歲老人,宋美齡仍是那樣的雍容華貴,儀態(tài)大方,盡顯高貴氣質。 宋美齡女士的私人藏品中,有一對手鐲也是頗具傳奇。民國年間,騰沖綺羅鄉(xiāng)段家巷有個玉商段盛才,從玉石場買回一塊300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許多行家看后都直搖頭,沒有人肯出價。他泄了氣,便把這塊石料隨意丟在院子門口,來客在那兒拴馬,時間長了,被馬蹄蹬掉一塊皮,顯出晶瑩的小綠點,引起了段盛才的注意,于是拿去解磨 該玉石在民國時期段家一共做了400多對手鐲,而最上好的一對手鐲被宋美齡買走,大部分流出國外,只有少部分流在國內。該玉石手鐲的主要特征是蘭水飄花,亮水綠花,隨光線的強弱變化,看上去似在清澈的河里,綠色的水草有魚有情有景。 3、老外也瘋狂——價值2.14億翡翠項鏈的傳奇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拍“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中,芭芭拉·赫頓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鏈以8800萬港元起拍,1.9億港元落槌,加傭金共2.14億港元成交,刷新了翡翠拍賣的世界紀錄,成為一個新的傳奇。 項鏈的原主人是傳奇名媛、人稱“億萬寶貝”芭芭拉·赫頓。她是美國零售業(yè)巨子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的外孫女,是少數以鐘愛及收藏翡翠而聞名的西方名流之一。這條舊藏的翡翠珠項鏈乃1933 年她20 歲與喬治亞王子Alexis Mdivani 成婚時,其父特意為她在卡地亞訂制的結婚禮物,極具紀念價值。芭芭拉·赫頓婚后一直將之細意珍藏,并選擇了在21 歲生日派對上才首次佩戴并公開展示。此項鏈在Mdivani 家族珍藏逾50 年,直至1988 年才首次現身拍賣場 項鏈上的27 顆翡翠珠晶瑩剔透 芭芭拉·赫頓對翡翠情有獨鐘,在寶石專家建議下,又于1934年委托卡地亞為項鏈訂制了現今所見的紅寶石鑲鉆鏈扣,以黃金鑲嵌對稱排列的方形切割紅寶石和長方形切割鉆石,其簡潔幾何形狀,更特顯翡翠的翠綠顏色,倍添瑰美動人的優(yōu)雅韻味。與此同時,她還委托卡地亞訂制了一枚配襯此項鏈的紅寶石鑲鉆翡翠指環(huán),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今年春天,此條八十多年前自己設計的曠世翡翠珠項鏈,通過拍賣會重回卡地亞懷抱,成為了卡地亞典藏(Cartier Collection)最最傳奇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