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毛料如何辨別場口
據(jù)我了解
,現(xiàn)在在緬甸大約有400個場口,我估計不可能有人能跑遍所有場口。我一共收集了大約100個場口的料,這里大約有50多個。各有特點。限于每天只能5張圖片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比較詳細地介紹給大家
,先給大家看一看全景吧。其實最好是連皮帶肉一起
,慢慢講解,大家可能會比較清楚
。說真的
,原石遠比明料復(fù)雜的多得多
,也有意思的多得多
。
有代表性場口的原石標本:
1.玻璃地的摩西砂
我一般買這個場上的料
,就明說
。比如我要誰的料,去不去皮
,有沒有棉的
。價錢不貴,但摩西砂出的老料還是比較值錢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從開窗的比方看到的玉肉有棉
,一般里面也有,不要抱什么僥幸心理賭里面無棉
。這一點跟別的地方不一樣。你上次問我
,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什么料
。我回了你的貼子
,寫了好多
,但一發(fā)
,什么都沒了
。我的革命干勁一下就沒了,氣的我不寫了
。
緬甸人自己不喜歡這東西,我也不喜歡
,只是買來拿去賺錢用的
。還有一點
,三十年前
,只有色料才往香港和臺灣發(fā),我們內(nèi)地
,玉石是資產(chǎn)階級尾巴,被割掉了
。所以在緬甸的切料場,被摔下了很多的無色料
。那時也不管種不種
,只要無色的就扔,因為運出來賣掉的錢不夠運費?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可倒好
,通通檢起來賣錢了。
大家先看摩西砂的表皮
。是白色的
,很象白灰。也有淡黃色的
這個皮就有些黃味
,通常玉肉也有黃色
,這個場口不出高翠,即使有色也比較淡
。這個場口出玻璃地飄花的料
,但花比較碎,有一點點灰色調(diào)
。
切割好了的片料
,一厘米厚,有少許的棉,水很足,是不是象玻璃。其實摩西砂什么料都出,包括磚頭料
,就是比別是場口少些罷了
。其實
,在離摩西砂場口只有三公里的地方
,有個拱起的小山丘,緬語叫玻璃扛
,專出那種很透的玻璃地。說好了
,咱們玉網(wǎng)上的人
,誰要是明天扛著鋤頭去刨去
,被緬甸的山兵抓到了
,打死都不能把我供出來
。
2.微卡老場的黃水玻璃地的毛料
這就是出產(chǎn)于84年
,微卡場口的黑烏砂毛料。表皮的顏色是灰白的
,黑色的部分
,緬甸發(fā)音為橋(或熗)。皮的粗細
,均勻度
,顏色的深淺,薄厚
,還有橋的大小,分布情況
,跟皮子的結(jié)合牢度,是賭種水和地子最重要的參考依據(jù)。想賭料,看懂種水是基本功,如果連這個都要閉著眼睛來。賭輸是肯定的
皮表面的局部特寫
,這種樣子比較有代表性,想賭料的要記住。黑烏砂是比較貴的料,所以做假皮的最多,誰買到假皮料,可別說我沒告訴你。我買到料以后
,先開了個小角,當時看到的是黃水的玻璃地,料又大(25公斤)。老場料變種的不多,裂也少,所以真的是一陣狂喜。要知道這種黃水料,已經(jīng)很多年沒出了,我還是十多年前 ,一個朋友拿個鐲子向我炫耀
,當時就不是一般人消費的起的
。一高興又開了三刀
,tmd 里面飄的是死藍花
,就是那種不透的蘭花,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不知道下面會怎么樣,這時候就只能憑運氣了。
手鐲片料的局部特寫
。料比較厚,是兩只鐲子的厚度。這種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坑料,也有人給它另起了名字—石龍種。]它不是很透的那種。種很老,在2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晶斑,能出這種老坑玻璃地的料還有兩個地方,帕敢機和摩西砂。大家記住,緬甸只有這三個地方出,別的地方都不是老場的,哪怕比玻璃還要透,但那種東西現(xiàn)在很多,我在以前的帖子里專門說過這個事。在微卡還出一種更珍貴的藍水玻璃地,象天空一樣藍,我也只在拍賣會上見到過一次,是兩只的。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