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翠原石拋光前后對比 玉器拋光的過程
玉不琢不成器
,那雕好的玉
,還要經(jīng)過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才能真正的詮釋
,表達玉的內(nèi)涵.那就是拋光.張廣文先生在《玉器史話》中有一段記述
,可見手工制玉的繁復(fù)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坝衿髦圃斓墓ば驑O復(fù)雜,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畫樣
、鋸料、做胚
、做鈿、磨光
、刻款等主要工序
。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
,質(zhì)地非常硬
,普通金屬刀具不能刻動,加工時需要用琢磨法碾制
。一般是在一個桌凳上安上腳踏皮帶傳動裝置,帶動一個砣子旋轉(zhuǎn)
,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換,最小的砣子僅有釘頭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著一種極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轉(zhuǎn)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極慢。一件玉器,不僅材料貴重,制造時所用工時也非常浩繁,特別是清代宮廷制玉,速度極慢,成本相當高。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蘇州解辦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百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鉆掏膛九十一工
,做鈿六十三工
,光玉四十一工
,鍍刻年款四字做四工
。由此而知清代制玉用工之一斑
。
現(xiàn)代的拋光一般分兩種
,一是手工拋光,一是機器拋光
,機器就不介紹了,雕刻好了放到機器里轉(zhuǎn)個幾天就好了
!下面重點介紹下手工拋光的過程!其實手工的也分機器拋光和純手工拋光,在沒有現(xiàn)代化的機器之前拋光的活真是辛苦之極,具體介紹的就是手工拋光!手工拋光還有一種方法,有些時候會用到,要是沒有機器設(shè)備在手邊的時候,可以買2000-4000號的金剛砂紙,由低2000號到高4000號開始,以石頭的一部分為目標,努力的擦,效果也不差!哈哈,就是得使勁擦,用力的用砂紙打磨,一般會有一定拋光效果的,也只是權(quán)宜之計,畢竟力度不夠!但是真的做起來老累了!
拋光粉的配法:鉆石拋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調(diào)配成膏狀即拋光
。其他拋光膏一般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玉器拋光
1
、準備一個類似小電鉆的吊磨機和一個圓盤拋光機還有震動拋光機一般適合大批量的拋光。2
、準備相應(yīng)的一套金剛石打磨頭(作修飾玉件用)及玉石條形銼刀和砂紙等3、準備相應(yīng)的一套氈磨頭和橡膠磨頭及拋光膏
、羊毛氈和牛皮及橡膠打磨輪和毛刷等4、準備相應(yīng)的一套圓砂紙和圓布輪
。拋光粉或拋光膏和上光臘。5
、準備一套金剛石什錦銼
、雕刻時使用的固定膠
。
6
、準備一些600#---1200#的拋光磨料
,作為手拋拋光用
、震動拋光機使用的研磨石
工序是:先用電動工具安上金剛石鉆頭修飾玉件,再用金剛石什錦銼細致修好
。*由粗砂細砂進行大面積修磨。*用圓布輪抹上拋光膏進行大面積拋光。*用氈磨頭抹上拋光膏進行細部拋光。*亦可用橡膠磨頭直接拋光。*最后可用1200號砂進行手工拋。這與玉件初磨的細致程度
、拋光材料的粗細、拋光的速度、拋光的力度有關(guān),當然也與玉質(zhì)有關(guān)了。這在實踐中很容易摸索出經(jīng)驗。拋光粉的配法:鉆石拋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調(diào)配成膏狀即拋光
。其他拋光膏一般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第一步:上膏
,將雕好的翡翠的表面涂上一層膏狀的拋光粉,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第二步:推磨
,用二千目的砂輪磨表面.第三步:重復(fù)前兩步
,一般要重復(fù)二次.第四步:上毛刷,將鉆石粉涂在翡翠的表面然后用硬毛刷來拋.
第五步:細工
,開始對大工具拋不到的小地方來拋磨.用竹子,沾鉆石粉,大一點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簽了.
第六步:精拋
,將翡翠涂上鉆石粉后用硬皮來拋磨
,國內(nèi)大多用牛皮,緬甸大多用象皮.
翡翠這就拋好光了
,不過還要有幾道收尾的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的是將拋光好的翡翠上面殘留的拋光粉清洗干凈.主要用超聲波機來清洗
,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來擦.
第八步:上臘,對翡翠成品表面一的種保護
,可用開水洗掉.
接下來就是吹干.一件精美的翡翠就這樣與大家見面了.
雙效果
,我們的做法是:完成拋光以后
,把不用噴砂的位置貼上強力膠紙,然后噴砂
,撕掉膠紙以后
,在把邊緣部分應(yīng)該是光水但是也噴到的位置
,再仔細的用竹簽頂光,(或者反過來先噴砂再拋光也可以
,看要做東西實際情況來)然后細位置需要再細修(如鉤毛),再頂光~`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