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認(rèn)識翡翠的種色
玉
,自古以來就是廣受中國人的喜愛。而玉中之王的翡翠
,雖然傳入中國不過百年
,卻也是受到中國人的青睞
。
縱觀翡翠的發(fā)展歷程,幾百年來
,幾乎是綠色自導(dǎo)自演大唱獨角戲,直至近幾十年,翡翠種水掀開了全新的篇章。
無色特殊之處在于與玻璃種相伴相生
。無色純凈剔透,冰清無暇,抑或散漫淡淡的璀璨瑩光,卻悄無聲息地潤澤著最柔軟的心結(jié)。種水所帶來的感官愉悅
,為無色玻璃種開辟出另外一片天地,引發(fā)了新的價值取向,也將翡翠種水的地位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色依賴種水之后似乎大有取代綠色成為翡翠主流之勢。雖然時間飛逝
,愈加發(fā)覺,但來自靈魂深處
,翡翠的綠色是一味無解的毒藥
,仍然啃噬心靈,甜蜜而暢然
。
化為不變的回音,不再心如止水
,癡癡地執(zhí)著綠色的珍貴,從未猶疑,也從未躊躇。
至高無上的綠色,輕易挖掘出一條隱約的鴻溝
,想擁入懷卻礙于價格只能仰望,無色趁勢填塞空白。來來回回的比對掂量
,高貴絕艷的綠色依然笑傲,任何替代綠色的想法被證明只能是幻想。愛翠之人皆“好色”
,買翡翠時很多人都重視翡翠的色,那翡翠的“種”就不用看了嗎?行話說:“內(nèi)行買種,外行買色”
,行家都很看重翡翠的種。種好的翡翠,從外表看起來,光澤透亮,顏色均勻,瑩光浮現(xiàn),仿佛有靈性。
而外行人更多地看重翡翠的色
,一味追求綠色的翡翠,而不管翡翠的種好不好。事實上,有色無種的翡翠,看起來干干的,沒靈性,戴久了就會厭倦。所以在選購翡翠的時候種和色是都要考慮的。在翡翠商貿(mào)中
,將質(zhì)地與透明度總稱為“種”,質(zhì)地(結(jié)構(gòu))是指組成礦物顆粒的大小及粒度的粗、中、細(xì),包括玻璃地、冰地、豆地、干白地等。透明度(水頭)是指透明程度。色是指顏色的濃、陽、正
、和的程度
。 首先看看翡翠的極品種色:
玻璃種水頭最好,最透
,如果滿綠無色根,是為龍種
,極品。地子略渾濁的
,是冰種
。一般來說
,高檔翡翠價格昂貴
,但是升值空間也最大
,具有極大的收藏和欣賞價值。20年前一件幾百元的綠色冰種翡翠,現(xiàn)在可能升值為十幾萬甚至更高,同樣是20年前一件十元左右普通的翡翠掛件,至今仍然只能賣十元左右,甚至以后再傳幾百年也不會有什么升值空間
畢竟極品翡翠價格太高,而且數(shù)量有限
,更多的人只好退而求其次
,找一些色彩明顯不夠濃正但種水尚可的翡翠: 翡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擺脫種水的限制,走入色彩的廣闊天地
,從而擁有更多的選擇:一件特色鮮明的翡翠飾品,在欣賞價值上完全可以跟極品翡翠媲美
,而且能更加顯示主人的個性和不俗氣質(zhì)。
按照傳統(tǒng)分類,翡翠根據(jù)顏色和種水特點
,分成很多種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最后的判斷還是色、種、水
、工,簡單來說
,色好、種細(xì)
、水透、工巧的就是上品
;否則
,顏色雜亂而臟,水頭渾濁甚至干燥就是下品
。
本文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