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取完手鐲, 玉雕師竟把余料發(fā)揮得這么巧
▲徐凱·靜觀(子岡杯金獎)
一塊玉擺在面前,
考慮到這塊料子的最大效益化
首先要解料
,如何分配取一個手鐲、蛋面等最后才考慮到雕刻
取走一個手鐲、還有手鐲心
那剩下的余料怎么處理
,大多數(shù)玉雕師,可能束手無策,但對于有創(chuàng)意和想法的玉雕師來說
,根本難不倒
,反而激發(fā)了更多的創(chuàng)意接下給大家看幾個案例
【巧用余料,化腐朽為神奇】
張戰(zhàn)《獨釣》
張戰(zhàn)《禪悟》
許延平《舞動人生》
《飛天神女》
接下給大家看一個經(jīng)典案例
在原料上畫上手鐲的輪廓
,待取鐲對取完鐲子的料子
,進行再設(shè)計,幾乎都被利用上了設(shè)計者充分保留料子的綠色與黃色
初步雕刻
,看到這里,你絕對不會想到,這是取完鐲子的廢料再利用在料子單薄處
,用筷子進行臨時性加固,以免在雕刻中造成損傷、斷裂精細雕刻
,加固也在同步進行中薄如蟬翼的蝴蝶翅膀,好像馬上就能飛起來
▼
完工照
完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