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說說這玉石的材料吧 。玩兒玉的都知道有這么一句話
,叫“千樣瑪瑙萬樣玉”
。說明這“玉”的種類實在太多了
。但古玩收藏界玩兒玉器的
,大都講究玩兒新疆的和田玉,最好的得說是和田料中的“羊脂玉”和“仔兒玉”
,現(xiàn)如今還有沒有
?有!但太少了
,所以行里人都知道“一克羊脂百克金”哪
,老實講在一般玉器收藏愛好者的手里很難見到,常聽人說從新疆出差回來
,就得到了不少的和田玉
,真是瞎掰!要是這么容易就得著了
,它何至于比金子還貴重呢
?羊脂和田玉比金子還貴的原因在哪
呢?五十年代初期 ,一只雞蛋可以換同樣大小的一塊和田玉仔兒料
,可現(xiàn)如今,這么大的一塊“仔兒”
,沒它個大十幾萬
、幾十萬您都別想。

羊脂和田玉比金子還貴的原因在哪呢 ?
首先我們來說說玉這玩意兒 ,
玉出自昆侖山,但一出了和田似乎就不是“玉”了 。所以您現(xiàn)在看到的所謂“玉石”
,大都不是什么正經(jīng)和田料,有“岫巖玉”
、“獨山玉”
、“東北黃料”、“密玉”
、“江蘇玉”
、“京白玉”、“青海料”
、“青田石”
、“俄羅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巴基斯坦白玉”
、“韓國白玉”
,等等,說道實在是忒多了
。至于還有用什么“英石”等礦物質(zhì)代替的
,最次的得說是用玻璃或者樹脂合成出來的就更甭提了。從八輩祖宗那時候說起
,玉的“替代品”就不下幾十種
,不要說一般人,就是行家里手“眼神兒”稍差或略微的疏忽
,就先得被“材料”給打了眼
,您還別說做工與做舊了,這潭子水呀
,實在是太深了
!
通常玉器的造假分三類:一是材料假,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二是雕工造假,這里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工”和“假玉新工”。第三就是顏色作假了,這當(dāng)然就是目前最常見和最“實用”的,因為所謂“一白遮百丑”哇,美人兒都是如此,何況“美玉”呢?當(dāng)然,這個“白”不僅僅光指“玉石”的白顏色,需要什么年代的,咱就能往上邊招呼什么色兒 。所以玉器造假的
,往往是造“三代古玉”的假居多
,因為此類玩意兒的真品幾乎都是出土的
,傳世品極少見,所以只要能“證明”是出土的就好蒙人唄
本文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