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
。傳統(tǒng)狹義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石
,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于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
,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
,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
,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
。中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
,都在國標范圍內
。

和田玉文化知識之碧玉的高貴
碧玉是一種半透明呈菠菜綠色的和田玉 ,顏色和結構不甚均一
,有時含有綠簾石
、磁鐵礦形成的色帶和色團。
軟玉的礦物成分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 ,化學成分為鈣、鎂
、鐵的硅酸鹽類
,硬度6~6.5
。質地細膩
,油脂或蠟狀光澤
,具滑感。多用以制作器皿或工藝品
,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升值空間
。
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來生產首飾和玉器
,也是歷來是玉雕工藝品的上乘之選
。碧玉的質地細膩如墨綠色凝脂
,很少有瑕疵。
到了清朝乾隆中期以后,碧玉才成為宮中普遍使用的玉種,他們還善于借鑒繪畫
、雕刻
、工藝美術,集陰線
、陽線、平凸
、隱起、鏤空等多種傳統(tǒng)做工
,又吸引了外來藝術影響并加以揉合變通,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了工藝性
、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
。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和田玉文化知識之翠青玉的撫媚
昆侖玉中的翠青玉 ,是指在昆侖玉(通常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著翠綠色條帶的玉。它有一般白玉的凝重
,又有翡翠綠色的鮮活,其綠色附在白底上
,似春天枝頭的嫩芽
,給人以生機盎然
、蓬勃向上的感覺。作為軟玉中的特殊種類
,翠青玉深受消費者喜愛,其市場價格也遠遠超過了普通的白玉
。
翠青玉,淺翠綠色,其綠色特征似嫩綠色翡翠,與青玉、碧玉的綠色有明顯的不同。這部分綠色軟玉很少單獨產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側或形成夾層、團塊,分布常與絮狀、斑點狀石花有關。
其制成品中有全綠(翠)的,也有在白玉 、青白玉雕件飾品中構成俏色
,這在以往的和田玉產品中罕見。其全色和俏色產品一時成為玉石收藏的熱點
。
業(yè)內有人稱其為青海翠玉 ,昆侖翠玉
,這樣稱呼不符合國家寶玉石名稱標準
,容易產生混亂
。應該稱為翠青玉
、歸屬于青玉一類
。其內含物特征是與綠色有關的沙點狀
、絮狀、斑點狀石花
。
翠玉中的翠是含鉻礦物后期浸染所致,翠色分布多呈條帶狀,也有呈團塊狀和星點狀的。。在礦帶料中翠色往往沿裂隙分布,所以玉料賭性較大,這種分布特點也決定著帶翠色的手鐲成品率較低,這也是翠青玉雕件價值較為貴重的原因之一。

另外,翠色偶爾也有在昆侖玉其他玉種中分布的情況,其成品往往會有多種俏色組合,因此極為珍貴。
軟玉中帶有翠色的極為少見。俄羅斯軟玉中有少量產出,但其翠色多數較悶,翠色的正陽程度不夠。在新疆所屬的諸多礦點中帶翠的軟玉尚未真正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