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玉出云南”,可見云南翡翠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質量上乘好翡翠的代名詞 ,云南翡翠手鐲更是吸引了眾多女性的目光。于是很多顧客在購買云南翡翠手鐲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
幾十萬到上千萬的手鐲不應該擺在商場的各種鎂光燈下供顧客欣賞嗎?這樣用紙包著還用繩子系著未免太掉檔次了吧...那么商家為何會采用這種包裝方式呢?
行內人大多都會看的出來,這是珠寶玉器批發(fā)市場常見的手鐲紙包
,紙包上都必須要有紅繩穿牢
。在玉器批發(fā)市場
,用紅線綁著的一大堆手鐲可能需要一二線城市幾棟別墅才能換得起
,所以別小看了這些用紅線綁著的手鐲
。

紙包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主要為手鐲起保護作用,批發(fā)市場手鐲常拿貨
,為盡可能減少嗑碰損傷和減少拿手鐲的滑手比較。
第二個作用:襯托實物手鐲的底色,翡翠底色會在白紙下變得更加明顯
。底色原本就好的看起來會更好
,如綠晴藍紫第正色底,但臟油灰第不好看的底色也會更明顯
。
第三個作用,繩子都是紅色 ,這很易解
,中華傳統(tǒng),吉祥喜慶的顏色
,顏色不是重點
,重點是大多商家會把手鐲最美的一面放在上面和遠離繩子一側
,會給進貨客戶第一反應印象加分
。 把有瑕疵或相對較差的位置放在紅線處,起到掩蔽作用
。當然這可能會對毫無翡翠知識的土豪起作用,稍有經驗的進貨商家和消費者都會轉動手鐲位置
,細看各處,并在自然光下認真觀察翡翠底色
。
玉出云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相鄰翡翠產地緬甸北部 ,從云南瑞麗開始做翡翠飾品到現(xiàn)在已有幾百年歷史,但到中國大環(huán)境改變后
,翡翠加工鏈向廣東轉移
,翡翠原石到成品的加工
,個人保守估計應該占成品的百分之七十吧
,生產加工較集中于揭陽
、
,平洲
、四會
,批發(fā)成品集散于揭陽
、平洲、四會
、廣州華林、深圳水貝
。

這些生產批發(fā)市場也各有特色,信息現(xiàn)代化的今天會有許多共鳴之處,早幾年來說就會很明顯,如一些揭陽工的掛件,四會工的掛件,內行人很易辯認。以前看紙包幾乎可以看出產地。但現(xiàn)在情況與之前不同了,都會相互吸收營養(yǎng)。揭陽也會偶爾用平洲特色紙包 ,平洲少量商家也會用揭陽特色純紙包
。
這里也可以問一下來過瑞麗 、廣東各個翡翠批發(fā)市場淘過寶的商家或玩家
,批發(fā)檔口或市場的手鐲有紙包的手鐲占多大比例
,哪些手鐲不會穿紙包和紅線?
進貨的商家對這情況會很反感嗎,通常不會,畢竟紙包玉器也算是一種風情和特色。通常購買翡翠的熟客也不會要求把紙包撕開,否則店主一天正常要縫一百次紙包,好在對翡翠手鐲稍微有點鑒賞常識的人都不會提這種要求。
云南成品市場也是這樣,還有緬甸市場。所以說批發(fā)市場除了一些很普通的鐲子,用大繩子穿成整串賣的那種,其余的手鐲九成是有紙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