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判斷講究“品種觀色”,與其他收藏品不同
,翡翠的收藏價值判斷上會有所區(qū)別
。大多收藏品,年代的長久是收藏價值的重要判斷依據(jù)
。但翡翠因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藏品的年限不是其價值判斷依據(jù)。判斷翡翠的收藏價值
,主要還是依據(jù)翡翠本身的品質(zhì)
。那么,如何判斷翡翠的品質(zhì)呢
?作為投資者就要懂得“品種觀色”了
。
從直觀上,要看翡翠的顏色
。翡翠的顏色講究一個“正”
,顏色是越正越好。此外,翡翠還有不同的色彩,比較常見的有綠、紫、黃紅、黃黑、藍色等。而各種色彩的翡翠價格又會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顏色以綠色為最佳,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缺色不透,綠色淺淡,價值不高,不具有收藏價值。除了綠色以外,紫色翡翠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黃紅、黃黑、藍色等顏色則次之。
翡翠收藏業(yè)內(nèi)著流行著一句話“外行看顏色
,內(nèi)行看種”,在顏色、塊頭等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相鄰的兩個種之間,價格相差有一倍左右 。由此可見
,翡翠的種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翡翠的價值。所謂的“種”
,也就是翡翠的透明程度
。翡翠越透明,種份就越好
;反之,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翡翠從好到差依次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干白種,種份越好收藏價值越高,玻璃種、冰種即使沒有綠色,也值得收藏,而豆種、干白種的翡翠如果顏色不夠濃艷,綠色的面積不多,則沒有什么收藏價值。
此外
,翡翠中的A貨、B貨、C貨和D貨之間價格有天壤之別,這也需要投資者仔細(xì)辨認(rèn)。所謂A貨,是指未經(jīng)過任何人工處理的天然 A 貨翡翠,只有 A 貨翡翠才具有稀有性和恒久性的升值條件。 B 貨翡翠則是強酸浸泡過的翡翠,強酸泡去了雜質(zhì),又經(jīng)過充膠處理,讓 B貨翡翠看上去顏色都很漂亮,質(zhì)地也很通透,但它的價格卻很低,一般是同等外觀A貨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少人會被B貨艷麗的外表所蒙騙,認(rèn)為B貨看起來又好又便宜。但是B貨翡翠經(jīng)不住時間的考驗,一般幾年之后硅膠氧化,翡翠會變得面目全非。C貨是指翡翠經(jīng)過人工染色
,在原本沒有顏色的翡翠上人為地加上顏色,C貨的顏色是假的
,也可將其歸類為假貨
。D 貨翡翠則是徹頭徹尾的仿冒品,其化學(xué)成分和礦物組成與翡翠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