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相信大家都對各種穿越劇、宮斗劇有所耳聞,特別是清朝時期,女主都喜歡扎堆穿越過去,皇帝的后宮更是堪比戰(zhàn)場。但是小編今天不是要給大家科普穿越劇,因此本期的翡翠秘笈,小編要帶大家走進的是清代朝服上的翡翠朝珠,不知道各位再看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
本期翡翠秘笈:走進清代朝服上的翡翠朝珠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清代朝珠的樣式
,來源于藏傳佛教的佛珠
,佛珠又叫念珠,是用以念誦記數(shù)的隨身法具
,有持珠
、佩珠、掛珠三種類型
,朝珠便是由掛珠演變而來
。朝珠是在佛珠的基礎(chǔ)上衍變而成,順治帝入關(guān)后,正式確立為宮廷服飾的標(biāo)準(zhǔn)佩飾
,自康熙后
,歷代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
朝珠的設(shè)計除了實際作用外,還有很好的寓意。朝珠由108顆珠子貫穿而成,掛于頸上,垂在胸前。每盤朝珠有四個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頭”,在背后還有一個下垂的“背云”,在朝珠兩側(cè),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為“記捻”。朝珠象征著四季,一百零八顆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24節(jié)氣、72候,四個佛頭象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下垂于背后的佛頭
、背云,寓意“一元復(fù)始”
,三串綠松石記捻表示一月中的上
、中、下三個旬期
,總和為30天
。

是不是很有講究,有時候會很羨慕古代人的智慧,古人總能猶如潤物細無聲般的在人與自然之間搭建很好的關(guān)系
。
朝珠兩旁共附小珠三串:一邊一串,另一邊兩串,名為“紀(jì)念”
;戴法男女有別,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兩串在右一串在左為女
。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
,稱背云。
古代等級制度森嚴,不同品級的官員佩戴朝珠材質(zhì)也不一樣
,其種類有琥珀朝珠、料器朝珠
、核雕人物山水朝珠
、鶴頂紅朝珠、沉香木朝珠
、象牙朝珠串
、翡翠朝珠、核雕翡翠珊瑚朝珠
、南紅瑪瑙朝珠
、雕瓷朝珠、翠玉貓眼石朝珠
、樹籽朝珠串等
,再配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絳(絲綢)為飾
。
根據(jù)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絳色都有區(qū)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实鄞┏r戴一盤東珠朝珠
,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
,還在兩肩斜掛兩盤紅珊瑚朝珠
,以示身份特殊。不同質(zhì)地不同顏色的朝珠寓意天
、地
、日、月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經(jīng)只有皇室才能佩戴的翡翠朝珠
,如今依舊高貴
,卻不再高不可攀。翡翠朝珠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
,又有了更符合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