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價格差別是一種人為意識上的判斷,同一塊翡翠往往會因為個人欣賞的角度和“亮點”不同而在一時之間造成其價格有著天壤之別。如何判別翡翠價格的高低?翡翠市場迫切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分級標準。對此,第一部國家級的翡翠分級標準出臺了。
分級,通常人們想到的會是鉆石。我國的鉆石分級標準剛剛建立的時候,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是持續(xù)不斷的大力推廣,鉆石市場絕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紅紅火火且有章可循。要想翡翠市場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如何推廣國標是關(guān)鍵。
早在2003年,云南省就出臺了翡翠分級的地方標準,但由于實用性差、推廣不利而最終擱淺。2009年11月,云南省又出臺了一項新的翡翠分級標準——《翡翠飾品質(zhì)量等級評價標準》 2010年3月1日,《翡翠分級》國家標準正式開始實施 第一部國家級的翡翠分級標準出臺——《翡翠分級》 《翡翠分級》(GB/T 23885-2009)是國家標準,在2009年6月1日發(fā)布 《翡翠分級》標準適用范圍:天然未鑲嵌的及鑲嵌磨制拋光的翡翠。而翡翠原石、經(jīng)過漂白、充填、染色等處理過的翡翠及一些仿翡翠都不適用此標準進行分級。標準中介紹了翡翠的定義:翡翠是指主要由硬玉或由其他鈉質(zhì)、鈉鈣質(zhì)輝石(鈉鉻輝石、綠輝石)組成的、具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可含少量角閃石、長石、鉻鐵礦等礦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g/cm3,點測折射率1.65~1.67。翡翠分級(jadeite grading)從顏色(colour)、透明度(transparence)、質(zhì)地(texture)、凈度(clarity)四個方面對翡翠進行級別劃分,并對其工藝(arts and crafts)進行評價。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雖然國標已經(jīng)正式實施,《翡翠分級》但作第一部國家級的翡翠分級標準出臺,甚至還要肩負推向國際的使命,推廣過程既要謹慎,又要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