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 要知道翡翠生成的地質因具備什么條件,首先我們來看看翡翠的一些特性參數(shù): 1、礦物成分組成:以硬玉為主,其次就是鈉鉻輝石、綠輝石、角閃石、鈉長石和霓石等。 2、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粘狀致密集合體。如果是原料的話,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3、硬度為:6.5-7。 4、折射率為:1.66。 5、透明度:透明的程度不同,透明、微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6、密度:一般都為3.33。 7、光澤:蠟狀的強玻璃光澤和亞玻璃光澤。 8、翠性: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fā)亮的“蒼蠅腿”。 9、顏色:翡翠的顏色是豐富多彩的,以綠色為尊。顏色分為皮類顏色、地子色和綠類顏色三種 a b、地子色。地子有可以稱為是“底子”,指的是除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深淺不同的白色、藕粉、灰色和油色等。 c、綠類顏色。翡翠本身的顏色,綠色還有不同的等級,品質各有不同。 翡翠生成的地質因具備什么條件,要有三點,而這三點同時存在的可能性不高。 1、翡翠圍巖必須是高鎂高鈣低鐵巖石,這樣的環(huán)境下翡翠會更加純凈,少鐵會讓底不發(fā)灰。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中,它含有的fe會形成磁鐵礦而析出,在不進入翡翠的晶格情況下,它的綠會更正。 2、翡翠成色過程是伴隨著熱液活動進行的,這些活動會把翡翠改造成綠色純正、水好、底純的特級翡翠。致色元素要長時間處在150-300℃,最佳溫度是在212℃左右下,鉻離子會進入晶格,翡翠綠色才會非常均勻 3 目前在我國還沒有發(fā)現(xiàn)翡翠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