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翡翠來到中國
,自漢族的最后一個封建時代——明朝起,在南邊的邊陲小國緬甸的大山深處里,歷經(jīng)轟轟烈烈的爆破發(fā)掘,在一層層的沙土礦坑下,不斷涌現(xiàn)一塊驚喜的綠洲,地底的原石伸出掩埋的軀干,用澄澈光亮的翠綠色點亮了石匠們的臉上的塵土,沿著通往天朝的深深車轍,流淌出一條蜿蜒悠長的翠綠之河。翡翠來到中國的時候
,中國依然是和氏璧、和田玉承載著中國文人究級信念的時代,依然是以白玉石為尊的時代
,所以翡翠并不被眾人關(guān)注
,價格也比較便宜
,以致于國內(nèi)“不以玉視之”,只視作奇石而已
。
而翡翠的聲名大噪,還得從慈禧太后的身上講起
。老太后垂簾聽政控制中國清王朝之后的五十年里
,養(yǎng)成了珍藏稀世珍寶的興趣
,每到過節(jié)
,便要驚擾朝野上下蜂擁而至的贈禮時尚
,很大程度上
,在那時的政界,誰贈給慈禧太后的年禮被加以青眼
,便相當(dāng)于踏入了升職發(fā)家的順?biāo)邸6诙逊e成山的綾羅綢緞
、金玉奇物間,一塊緬甸產(chǎn)的翠綠色玉石卻吸引了老太后的留意
,于是慈禧的名字
,從那時起就成為了歷代玉石商販?zhǔn)圪u翡翠時一定要掛上的代言人
。
即便是由于一個女人的威勢而聲名大噪,翡翠卻并不單單是一件閨中女兒的玩具
,也伴隨著清朝末期慈禧太后的青睞,翡翠慢慢擁有“皇家玉”的美譽,在很多外國專家的眼中,翡翠甚至貴為中國的“國石”
,譽為“帝王玉”。
翠綠艷麗的翡翠
,又與中華傳統(tǒng)的白玉石不同,多了一點活潑艷麗的顏色
,除了常見的翠綠色以外
,翡翠也有著紅、黃
、白
、黑
、藍(lán)
、紫等諸多顏色
,各色中又有濃淡之別
,可以說五彩紛呈
,稱得上玉石中的百變王后
,繁雜的顏色和溫和的材質(zhì),給予翡翠以與眾不同的韻味
,更以充滿活力的色調(diào)在我國琳瑯滿目的玉石中出類拔萃,迄今都閃爍著奪人眼球的風(fēng)彩
。
翡翠視作中國“玉文化”的關(guān)鍵承載之一,也鑄造著中國歷代先輩們對玉的文化信念
,翡翠之中包含的文化價值,也不應(yīng)忽略
。古人對翡翠
,有“艷奪春波
,嬌如滴翠”的比喻
,由此可見翡翠之艷麗動人
、華麗可愛
,較其它玉石自有一番精妙之處,也由于翡翠與眾不同的惹眼韻味
,成為了中國歷代王朝的流行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