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翡翠原石 怎么選購翡翠玉石毛料
賭石不僅僅是對翡翠來源的更好了解,而且還能孕育出更深的意義
。在市面上看到,差不多樣式的一只手鐲,開價從幾百到幾千,乃至上萬的都有。有時候,我也沒辦法跟一些消費者講清楚這些手鐲究竟差別在哪里,因為看上去確實都差不多。所以,索性就嘗試著從原石做起,不在價值,賭不出也怡情 ,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從源頭愛上翡翠
,懂得翡翠。另外即便是開不出料的原石
,也同樣可以具有別樣的意義。比如同一塊原石,做出幾個掛件或飾品,一家人人手一個,還有什么其他的寓意和諧、美滿的翡翠飾品能敵得過從同一塊原石中衍生出來的血脈相連呢?
一塊翡翠原料從礦山開采出來
,都有一層厚厚的皮。在未運往中緬邊境以前,在緬甸境內(nèi)如玉石礦山,密支那、卡拉洋、洋人街、 曼德勒(互城)等地,要經(jīng)過許多玉石行家譴細研究,精心打磨,他們能把每塊玉石上的綠都找出來。行家的文化可能不高,但在對玉石的研究方面比我們強百倍。他們有幾百年開采玉石的歷史,世代相傳,。對在玉石皮上找綠及水好部位,可以說是絕啦。故這里將自己多年來的經(jīng)驗介紹給你,希望對你選購玉石原料有所幫助。(1)大玉石原料上擦小窗口,可口口見綠
。但要想到
,若綠很多,為什么不切下一大片
,讓我們看個明白
,也好給一個好價錢呢!這樣的玉料最好不買
,或以磚頭料的標準還價。
(2)有些玉石原料上有鎬的口
、斷口或切口
,用燈照射綠得可愛
,但就是不拋光。這樣的玉料一定是裂紋太多,水不好,綠不正或綠內(nèi)夾黑等原因。不敢拋光,一拋光缺點全部暴露出來?遇上這種情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芍赋霾课蛔屗麙伖夂笤俪鰞r。我想貨主決不敢去拋光的。筆者曾見到一塊重5公斤的色料,有三分之一全是綠帶.全部扒皮看得清楚。但只在芝麻大小范圍內(nèi)拋光,要價500萬元,我給最高價80萬元.談判破裂。最后廣東有人以300萬元買去。后香港有人愿出500萬港元購買。廣東人覺得賺得太少,于是就自己加工首飾,結果因綠內(nèi)夾黑只收回120萬元
,虧了180萬元之多。
(3)玉料
,尤其是高檔玉料
,在未進入我國邊境以前
,貨主在玉料上找綠時
,留下了許多磨挖擦的痕跡
。這些痕跡處都是一些無綠處,又用同皮一樣顏色的砂和膠巧妙偽裝
。若一塊玉料上到處可見人工凹凸痕跡時
,就應見多少綠給多少錢(此綠做成品后的價值)
。高檔玉料十有八九有人工打磨痕跡。
(4)翡翠的切口或一大片都是綠稱滿綠
,對這樣的一片綠
,一定要仔細觀察。民間言“不怕一條線
,只怕一大片”(指綠)。這一片綠往往是沿著綠的走向即平行綠的方向切一刀所致
。實際上綠的厚度只有薄薄的一層
。有些高檔玉料,研究者認為內(nèi)部有高翠
,用刀一切,情況不好
,就原封不動粘合起來再出售。這時購買者要仔細觀察欲購的每塊玉料
,若發(fā)現(xiàn)疑點可用小刀在玉料上刻劃,.找出粘合線
,也可用前述的溫水法測試
,若粘合線上有氣泡溢出
,那么這塊玉料一定粘合過。但那些在熱水中的玉料.若只是表皮粘附著一些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氣珠
,不在此例,那是因為玉石放入熱水中時帶入的空氣所致
。我用這種方法識別了許多粘合過的要價又很高的翡翠原料
。
(5)若玉料已切下一片稱開門子
,這時一定要看所開下來那片玉料
,要從兩片玉料的合縫看綠在整塊玉料上的延伸情況
。有時在購買玉料時,已開了門子
,但不見開下來的那一片
。這可能說明小玉片上有大塊綠
,而開口大料上綠變少了
,有經(jīng)驗的人就可看出綠色進入大玉料的機會不多而不出高價
。
翡翠之所以較難識別好壞
,其主要原因是有一層厚厚的皮
,所開門子及擦口
,又不能完全代表整塊玉料的好壞。故在挑選翡翠時
。一定要從切口及整塊玉料來研究綠色的走向、多少
、集散程度與顏色的偏
、正
、濃、淡
、陽、和
;水的長短以及裂柳雜質的多少等等。從切口處見到的綠
,能否進到玉料內(nèi)部,能進多少
,綠進去后可能出現(xiàn)的綠色裂柳雜質的變化等都要考慮。但最好的辦法是見多少綠給多少錢(見到綠能做什么能賣多少 加上利潤)
。在選購翡翠時
,應多從壞處考慮
,想想虧了怎么辦
,少想好事。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