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本就屬稀缺資源,過去20多年來人們對翡翠的開采量,相當于此前300年開采量總和的10倍。在大量開采后 緬甸是世界翡翠的大本營,全世界超過95%的翡翠產(chǎn)于緬甸,但近年來高檔原材料開采已近枯竭。再過20多年,緬甸可能將無翡翠可供開采。而且作為不可再生的稀有礦產(chǎn),翡翠的身價一路狂飆不足為奇。加上還有開采成本的增加,最后玉石毛料的價格必然上漲。 還未切割的翡翠原料,石頭表面有一層風化皮殼的遮擋,看不到內(nèi)部的情況,只有根據(jù)皮殼的特征和在局部裂開的裂縫,憑自己的經(jīng)驗來推斷賭石內(nèi)部翡翠的優(yōu)劣 除了賭石,喜愛翡翠的人們在購買前也要對其有所了解。一般說來,翡翠質(zhì)量的好壞要從種、水、色三個方面來判斷。種就是指翡翠的纖維組織 俗語有云,黃金有價玉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