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江賭石特點 新老后江的不同
后江場口后江場區(qū)位于砍底縣城東大約40多公里處
,大大小小分布著十幾個場口
,由于這些場口基本都分布在砍底江支流
,所以那地方出的料子大家習慣稱之為后江石。后江場區(qū)于1963年開始開采
,現(xiàn)在大部分場區(qū)基本采不出料了。后江場口是唯一不出磚頭料的地方
,大部分是色料,種好
,底好
,水好
,小件的多
,一般幾兩到幾公斤
,不出大料
,不出玻璃地
,大部分象雞蛋大小
,一般顏色都比較淡,但也有色老種老的
。后江石一般出不了手鐲
,但可出戒面
。后江石還有個特點
,就是色淡不怕,只要種夠老
,拋光以后色就會變深,行內(nèi)稱這種現(xiàn)象為翻色
,顏色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綠。
老后江的特點:玉皮呈灰綠色
,個體很小
,很少超過0.3kg
,主要是水石
,磨圓度
、形狀
、大小均似芒果。沙皮顏色多種
,玉質(zhì)細膩,常有蠟殼。一般所產(chǎn)的翡翠常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jié)構(gòu)緊密。所謂“十個后江九個水”做出來的成品取貨很高,拋光后顏色會增加,即所謂的“放堂”。
新后江的特點:皮比老后江厚,同樣有蠟殼
,個體比老后江大,一般在3kg以內(nèi) ,水與底比老后江差很多,成品拋光色會變暗
,一般講即使是滿翠的新產(chǎn)后江做出來的成品也很難成高檔翡翠
。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