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到翡翠批發(fā)市場淘翡翠,無非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價格
,批發(fā)價一般比零售價低;二是款式豐富,可選擇性多;三是興趣愛好,收藏升值。然而翡翠批發(fā)市場買翡翠相對商場和零售店面,更容易存在以下問題: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價格高抬,如果有行內(nèi)人一起則好一些,如果沒有,那就要靠自己了,在去翡翠批發(fā)市場之前做好準備,才能淘到稱心如意的翡翠。首先,了解翡翠術(shù)語,讓你變得更內(nèi)行。
其次
,掌握翡翠行話,讓砍價更容易
。
色差一分
,價差十倍:對于高檔的翡翠來說
,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
。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面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質(zhì)量
、樣式
、大小
、種水等都是無可挑剔的
,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guān)鍵在于綠色的高低。
價格說法:行家形容翡翠的價格基本都不會說多少錢
,而是用小三、中四
、大五這些行話
,三是指百位,四是指千位
,五是指萬位
,六則代表十萬,而小是1-3,中是4-6,五是7-9。比如小三就只是價格在100-399,中四指4000-6999,大五則是70000-99999。
短個價:這可不是砍價的意思
,短個價就是詢問價格的意思。地板價:就是最低價的意思。
再次
,注意這些問題,讓你少走彎路。
無棉不成玉:棉是翡翠特有的結(jié)構(gòu)
,少許的棉是翡翠天然的標志。
無綹不遮花:一般情況下雕琢花紋的翡翠本身就已經(jīng)有瑕疵
,雕刻只是為了遮攔上面的瑕疵。
冷眼觀熗綠:所謂“熗綠”是指染色的翡翠
, 也就是C貨翡翠
,因此當(dāng)大家看到顏色過于艷麗的翡翠時就要冷靜一下,不要被其妖艷的外表迷惑
。
燈下不觀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
,容易誤導(dǎo),所以在購買翡翠的時候一定要在自然光下觀看
,不要在燈光下看
。
外行看色
,內(nèi)行看種:在挑選翡翠的時候
,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主要看的是翡翠的種,而外行人則主要看色
。比如有的翡翠雖然是顏色很綠
,但種水很差,質(zhì)地粗糙
,沒有翡翠特有的靈性
。反之,一塊翡翠的種水好
,即使色一般
,照樣顯得晶瑩剔透
,那就不用在意它的顏色。
最后
,記得讓商家提供鑒定證書
,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