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塊500元左右的原石
,不同的創(chuàng)意、雕刻工藝和俏色,可以使得最后的成品價值相差數(shù)千甚至上萬。雖然百元價位的翡翠大多數(shù)的顏色都非常淺
,但也有綠色的存在,一種是干綠:干青種、花青種的顏色還是比較辣的,但這個價位的翡翠,即便是濃烈的綠色,看起來也會有干澀感,就像是擠出來放了很久的綠色顏料;還有一種是發(fā)灰的綠,比如油青種翡翠,雖然有顏色,但是色調發(fā)灰發(fā)暗,價格也不高。而萬元價位以上的翡翠,綠色就鮮活了不少,顏色明度和飽和度都更高 ,這讓翡翠里的顏色看起來很活泛、很有生機
。
我們都知道
,翡翠是尺寸越大越值錢
,在所有款式中,價格最高的應該算手鐲了
,一塊翡翠料拿到手
,工匠們最先考慮的肯定是能不能切出手鐲
、切幾個手鐲
,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能在原石上看到一個個圈的原因——那些都是預留的手鐲位。因為款式的緣故
,翡翠手鐲是非常費料的
,價格自然也是最貴的,想要買到品質比較好的手鐲
,價格基本都要上萬
,而百元價位的手鐲品質一般都比較低。
作為天然玉石
,即使是再完美的翡翠
,也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瑕疵,而價格越高
,瑕疵也就越少越不顯眼
,如果種水和款式都相似,可翡翠的價格卻相差十倍,那很有可能是因為,價格低的翡翠有重大瑕疵的存在,比如裂紋。
跟完好的翡翠比起來
,有裂的翡翠價值會大打折扣——跌價成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都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所有瑕疵中,裂是最為致命的,它不僅讓翡翠的結構受到損傷,失去了翡翠應有的完整性,更是讓翡翠失去了升值的空間。如果這個裂嚴重到斷開的地步,那價格縮水的就更嚴重了。拿手鐲舉例
,一只完整的翡翠手鐲,只要它的種水和顏色不錯的話,價格上萬甚至更高,都是很輕松的事。但如果手鐲上發(fā)現(xiàn)有裂的存在
,那就很難賣出去了
,哪怕種水和顏色再好,即使打折也很難出手
,這也是許多黑心商人會故意隱瞞裂的原因
,甚至將裂混淆成石紋或者色根。
最好的與最差的翡翠在銷售的第一關就被拉開了數(shù)萬倍的差距
,不難想象
,隨著買賣次數(shù)的增多,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會被進一步拉開
。其中的精品
,哪怕是一個戒面,一只手鐲
,一枚項鏈墜
,也可以被賣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千萬;而其中的劣質品也就值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