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鐲怎么挑選才“專業(yè)”
翡翠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愛美的人爭相擁有,你有可能喜歡戒指 一 買翡翠的時候總是不離“種水”,常言說得好“外行看色 種水是分開的,所謂“種”是指翡翠晶體顆粒粗細或晶體結合的致密程度(行業(yè)內稱為玉肉的粗細), “水”說白了就是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高的水頭就會比較好。 常見的種水介紹 玻璃種顧名思義,像玻璃一樣的透明,晶體顆粒致密,粒度特別細微,在翡翠里是透明等級里最高的。 (1)玻璃種手鐲 玻璃種價格不菲,玻璃種翡翠市面幾乎難得一見,如果看到哪個店鋪里擺個玻璃種手鐲,最后被你砍價到幾萬,你也別高興的太早了,因為那很可能是個真的玻璃手鐲。 冰種透明度比玻璃種略低,冰塊一般半透明,給人以冰清玉潔的通透質感,唯美,含蓄;透明度高的通常叫“高冰”。 (2)冰種手鐲 糯種顆粒細膩,但內部結構因棉化而朦朧不可分辨,就像糯米湯一般質感,微透明;透明度略高的可稱之為“冰糯種”。 (3)糯種手鐲 豆種的顆粒感很強,仿佛煮熟的綠豆一樣排列,透明度一般很弱,顏色也以豆綠居多。透明度高的豆種可以稱為“冰豆”。 (4)豆種手鐲 很多人會有個誤區(qū):覺得冰種的手鐲就一定好 同時,不要過于迷信所謂的老坑、新坑,參考意義不是很大,很多幾百塊的所謂新坑幾乎都是BC貨,其實判斷翡翠的真假很簡單:一切以鑒定證書為準(假證書也防不勝防,最好親自去權威鑒定機構做證書),至于所謂專家鑒定啥的,哄哄小白而已。 二、看色彩 翡翠手鐲的顏色也就是翡翠的色彩,常見的有無色、綠、白、黃、紅,褐、紫,藍、黑(墨翠、烏雞)等,雖然行話說得好:黃翡綠翠紫為貴,但綠色一直是翡翠里最受歡迎的重頭戲,也是每年拍賣會的主角。 色彩延伸講有淺綠、深綠 三、看瑕疵 常見的手鐲瑕疵無外乎棉、紋、裂、雜質、雜色等,當然,影響最大的無疑是裂。 紋和裂的區(qū)分標準一般是看能不能摳得到(有觸感),摳不到叫紋,摳得到叫裂。有明顯裂的手鐲一般價格至少要對半甚至更低 棉主要是針對冰種的來說的,對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俗話說:“無棉無紋不成玉” 雜色 翡翠畢竟是天然生成的玉石 老坑:指年代既久 新坑:相對老坑而言的,也指質地不夠細膩 正樁:“樁”在翡翠玉器中是器型端正的意思 厚樁:“厚”指扁平物體上下兩個面的距離。厚樁手鐲指條形厚實 寬版:指條形比較寬厚的手鐲。 起光:一般指冰種或玻璃種細膩到一定程度 起熒:一般指冰種或玻璃種極其細膩 起膠:像玻璃膠一樣凝潤的質感。是指翡翠種特別老 陽綠:綠色的不偏不倚,黃色調和藍色調中和得恰到好處 翠性:指在翡翠表面可以直觀看到的硬玉礦物解理面的反光,俗稱“蒼蠅翅” 價格:行話所謂的“小四價”“中五價” 圓條:也叫福鐲 平安鐲:圈口為正圓 貴妃鐲:橢圓形 方鐲:也叫翡翠方鐲,圈口為圓形或橢圓,條形為矩形,形制很有現(xiàn)代感,上手彰顯青春個性,適合年輕女子佩戴。 雕花鐲:圓形居多,也有橢圓形,條形上雕刻花紋,一般是為了剔除瑕疵或保留色帶,并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特點是古樸、藝術 鴛鴦鐲: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手鐲形制,一般指同料鐲 四 使用直尺(軟尺)測量手掌最寬處:手掌最寬處(圓鐲佩戴參考 62--66mm 戴內徑50--52mm的圓鐲 66--70mm 戴內徑52--54mm的圓鐲 70--74mm 戴內徑54--56mm的圓鐲 74--78mm 戴內徑56--58mm的圓鐲 78--82mm 戴內徑58--60mm的圓鐲 82mm以上 戴內徑60mm以上的圓鐲 其實,這些尺寸只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