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選購翡翠的時候
,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這顆翡翠的品質究竟是好是壞了
。自翡翠傳入中國
,成為國人最為喜愛的玉石這幾百年來,無數(shù)的翡翠專業(yè)人士都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進
鑒定翡翠品質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
,鑒定翡翠的方法正在變得越來越專業(yè)、越來越完善
,權威的鑒定機構都會使用各式各樣的現(xiàn)代化機器來檢驗翡翠的品質
。不過與此同時,翡翠制假的方式同樣也在不斷翻陳出新
,它們和天然翡翠之間的差別也在變得越來越小
,因此
,我們有必要學習一些常見造假翡翠的鑒定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
,市場上有一種通過人工染色處理的C貨翡翠
,它的顏色殘留在翡翠表面,而且分布極為不自然
,隨著人們逐漸掌握了鑒定C貨翡翠的方法
,商家開始改用拋光粉來進行染色。用拋光粉進行染色的翡翠
,比原本的C貨翡翠更像天然翡翠
,更加難以辨別。不過
,只要是人工染色
,不管用何種方法,顏色都無法滲透進翡翠的內(nèi)部
,我們只要用放大鏡觀察
,便可以看見密集分布的染料,這樣就能將拋光粉染色的翡翠區(qū)分出來
。

當拋光粉也無法欺騙我們的時候
,商家又開始使用一種更高明、更隱蔽的人工染色方法
,這個方法叫做鍍膜
。顧名思義,它是將不太值錢的無色或少色的翡翠上面
,鍍上一層綠色的膜
,從而冒充高品質的正陽、帝王綠級別的翡翠
。這種方法并非常見的B
、C貨翡翠處理方法,因此我們用原來的鑒定方法
,并不能夠將它區(qū)分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觸摸翡翠外表
,天然翡翠的質感應該是光滑的
,而這些鍍膜翡翠會給人一種粘手的感覺。

事實上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
,翡翠造假的方式多種多樣
,令人防不勝防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
,用傳統(tǒng)的鑒定B
、C貨翡翠的方式,已經(jīng)無法鑒別這些運用新方法造假的翡翠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
翡翠知識,增強自己辨別翡翠的經(jīng)驗。